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潘潘寫的 和林佳龍一起去旅行:那些走讀、療癒、愛戀山海的光合之旅 和張郅忻的 館中鼠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常態補助成果也說明:... 策展」、「調查與研究」、「研討會」、「研習進修」、「出版」、「特殊計畫」、「展演空間營運」(~2013年)、「排演場所租金」(~2013年)項目。 整體補助考量: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九歌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殷寶寧所指導 楊安妮的 文化與商品之間:臺灣書店發展變遷與文化政策研究 (2020),提出國藝會 營運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書店、文化政策、消費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 陳以亨所指導 陳思迦的 從守門人理論探討評審機制—以文化部與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獎補助計畫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文化守門人、評審機制、專家評選機制、訪談研究法、守門人理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解答。

最後網站110 年度基隆市傑出演藝團隊徵選及獎勵要點則補充:(二)當年度入選國藝會年度獎助團隊者及同一營運補助計畫內容已獲文化部、文. 化部附屬機關、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或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補助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藝會 營運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和林佳龍一起去旅行:那些走讀、療癒、愛戀山海的光合之旅

為了解決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問題,作者潘潘 這樣論述:

阿龍部長帶你走遊台灣, 重新看見台灣之美!   台灣,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在擔任交通部長期間, 林佳龍是第一位將觀光產業作為台灣戰略的先行者, 也是最挺觀光業的交通部長,處處可見他對台灣觀光的用心。 前瞻觀光沒撇步,願意做,就對了! 疫後的觀光業,應定位為台灣未來的旗艦產業, 本書讓阿龍帶你 發掘出台灣最美的角落與最美的故事。   旅遊產業大老重量級推薦(以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文傑|雄獅集團董事長 吳昭輝|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 理事長 葉菊蘭|台灣觀光協會會長 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 教授 潘思亮|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  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推薦

序(以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台灣,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王文傑|雄獅集團董事長   回想起兩年多前,COVID-19疫情迅速擴散、衝擊全世界觀光產業。在最危急的關鍵時刻,當時的交通部最高長官林佳龍部長,迅速在一兩週內,針對觀光產業的困境,陸續推出紓困補償政策,從業人員的薪資補助、教育訓練到產業補貼,大家可以一起同甘共苦挺到今天,都要感謝林部長當初的洞察先機與當機立斷。   那段期間,出境旅遊全面熄火,雄獅旅遊也調回所有外派同仁。面對這場沒有硝煙味的戰爭,我開始思索,企業必須轉型、經營策略不得不改變,所以親自率領雄獅一級主管,進行超過45趟次的全台走透透考察,重新審視台灣這片土地。   困守台

灣,會發現台灣之美與台灣的好。觀光資源也比過去的想像豐富許多。這一點,甚至牽動雄獅在疫情後的營運模式。   各國陸續鬆綁邊境管制,觀光產業可望逐漸復甦。迎接疫後觀光市場,台灣應該從國家政策來思考,配合地緣經濟制定整體策略,打造亮眼的「觀光島」,從發展「首都觀光」開始。   台北,應當放眼國際,以亞洲格局、跨太平洋格局到國際格局,重新定義首都觀光圈,以「世界的台北 Global Taipei」的概念,樹立疫後觀光第一站!You are First Start!   首都觀光圈的範圍,應該以台北市信義區的101大樓作為地標,向四周輻散至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與宜蘭縣。   信義區,不僅是台

北人的跨世代記憶,更是全球旅客來到台北時的必遊景點,這裡包含著象徵摩登時尚的信義計畫區、蘊藏豐富人文歷史的松山文創園區,以及有大巨蛋一同參與的未來,若能全力發展,必定能提升台北的國際品牌地位。   推薦序 第一位將觀光產業作為台灣戰略的先行者 吳昭輝|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 理事長   台灣!Formosa!西元16世紀航海路過友人如此驚呼讚嘆!但,台灣的美,卻一直未能以國家戰略之姿,站上世界舞台!   台灣觀光產業以出境旅遊為主力,入境旅遊是這10年內才開始蓬勃發展,這當中又仰賴中國大陸觀光客為主,近來,兩岸政治的不穩定因素埋下極大變數,早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前,台灣觀光產業結構早已鬆動,轉型勢

在必行。   林佳龍部長率先提出台灣戰略觀光政策,從觀光三支箭到「三觀」,以「觀光立國」、「觀光主流化」、到「觀光圈及產業聯盟」,從戰略到戰術,陸續帶領產業轉型,形塑台灣觀光王國形象。   「旅遊不只是觀光,更應該是體驗當地生活」,是讓我更進一步了解部長理念的契機,交通部與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DTTA)專案合作期間,見識部長對觀光產業的熱情與投入,是承諾也是行動。在我個人創業8年中,第一次看到願意把觀光當作國家戰略的先行者,而非作為政治口號。   此書,是台灣觀光轉型的成果發表。台灣,四面環海,一小時內可以從海岸到山嵐,各個角落充滿在地人文,陪同部長走遍全台多個觀光圈,拜訪地方創生團隊,從年

輕人返鄉、產業轉型、到二代接班,我們看到一群充滿熱情的台灣人,期待林佳龍部長帶領台灣站上世界舞台,讓「在地驕傲,全球知道」。   推薦序 最挺觀光業的交通部長 看得見對台灣觀光的用心 葉菊蘭|台灣觀光協會會長   看到佳龍要出書,我很期待!因為我知道他是一個很懂得怎麼玩的人。   佳龍在擔任交通部長任內,被譽為「最挺觀光業的部長」,他將觀光做為重點工作項目,積極整合跨部會資源、優化旅遊環境,為業者四處奔走發聲,他的認真與拚勁,絕對是大家有目共睹。   當時交通部觀光局研擬《Taiwan Tourism 2030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由我服務的台灣觀光協會承接,在研擬的過程中,也受到佳龍的大力支

持,他不僅肯定我們於白皮書中所提的「觀光立國」與「觀光主流化」發展願景, 也和觀光業保持密切互動,凝聚大家對旅遊發展的共同目標。   這幾年疫情影響了全球旅遊模式,從過去的多點觀光轉變為定點、精緻的深度體驗,也讓我們有更多機會發掘台灣美麗的風景、挖掘在地特色的寶藏。   佳龍將他這一年走訪台灣各個觀光圈,探索在地特色與生活記憶的連結集結精華在這本書裡。閱讀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已經跟著他的腳步一起上山下海,在稻田間、在湛藍的大海旁,也深入部落與客庄,看見散布在各地的歷史軌跡,品茶、賞工藝、嘗美食,也會看見他的用心,還有台灣觀光的無限魅力,而這樣的魅力與感動, 值得我們盡心盡力完善觀光推廣工作,驕

傲地把台灣介紹給全世界。   台灣這個美麗的國家有說不完的故事,深度旅遊將為觀光發展開創嶄新的道路,歡迎全球的朋友來到這裡,慢慢地體驗,細細地品味, 一起來一場光合之旅。   推薦序 前瞻觀光沒撇步,願意做,就對了! 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 教授   台灣觀光要成為真正的「發光產業」,領導者的高度與視角非常重要,「觀光立國」引領觀光產業本身(各面向)都要能自立自強。觀光是無法外移的產業,我們也許不能成為臺灣經濟的護國神山,但我們絕對是「台灣活力與民生」的重要指標,透過「觀光主流化」讓台灣的科技、醫療、農業、自行車、餐飲等各明星產業都能以觀光為平台、為載具,以「觀光圈」的區域跨業整合

建構共好共榮新生活。   雖然在這一波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觀光產業遭受極大衝擊,「觀光三支箭」箭箭著靶,協助觀光產業度過一波又一波難關,也激發出業者的韌性,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能夠成長,「Change」與智慧轉型策略也讓我們看到許多令人感動的實力。   台灣觀光資源雖然沒有人家強,但是我們夠深化、夠精緻! 台灣觀光產業雖然沒有人家大,但是我們夠熱情、重體驗! 台灣觀光預算雖然沒有人家多,但是我們有想法、展創意!   Just do it. 做就對了!   台灣,必須隨著時代趨勢不斷地更新變革,「安心、安全」、「零接觸、智慧轉型」、「數位遊牧族」、強調「現在、當下與我」的幸福、「即興、療

癒旅行」、「屬於我的特別瞬間」等關鍵字在網際網路、社群飛舞,我們必須找到台灣自己的獨特性與優勢,這有賴最接地氣的部長、願意傾聽的部長、會自己回Line的部長、以智慧觀光創新思維的無任所大使做為城市與時代的領導者、台灣產業面向國際發展的總舵手,領航台灣,才能在如此高度競爭的觀光紅海市場中找到屬於臺灣的一線生機。   推薦序 疫後的觀光業,應定位為台灣未來的旗艦產業! 潘思亮|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    我與林佳龍部長的緣分,起始於2019年由交通部主辦的「全國觀光政策發展會議」。在他登高一呼之下,上千名觀光界的產官學研代表齊聚,各自就政策制度、市場拓源、智慧觀光及旅運、旅行產業、旅宿與遊樂業以

及景區資源整備等議題進行討論與建言,我亦受邀與會,共同擬定「Tourism 2030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時任交通部長的他已經洞察到觀光立國的重要性,不遺餘力地推動觀光局改制升格為「交通觀光部」,並修改「觀光發展條例」為「觀光發展法」,以達成2030年國際來台旅客2千萬的目標,力拚全面提升觀光發展的層次。   時間推移至2020年初,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各國開始實施邊境封鎖。我判斷這次的疫情影響威力之大,絕非靠企業一己之力就能度過,政府的紓困措施也要超前部署才能穩住台灣。因此我做了這輩子從未做過的事,為了觀光產業向政府求救。   在晶華獨立董事高志尚的引薦下,我

當面向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說明產業危急狀況。3月9日,葉菊蘭召集各飯店負責人開會協商,當晚、她帶著我向林佳龍部長報告。部長除了迅速做出決策,行政院、國發會與總統府也都表達關切,快速通過紓困方案。   我心中深深感謝高董與葉會長的居中聯繫,更感激林部長與政府的及時雨,讓觀光業免於更嚴重的衝擊。晶華也因為有了第一波的政府補助,開啟轉型為學習性組織的契機,並且奠定後續發展「城市度假型酒店」的基礎,成為業界的楷模。   觀光所代表的意義並非只是表面上的送往迎來、短暫佇足。如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釋義,觀光旅遊其實是全世界最永續發展的產業。這個行

業平等的廣納各階層員工,促進社會流動,更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對全球GDP的貢獻達百分之十。無論城市或鄉村,觀光也是與在地經濟連結最深、照顧到中小企業與個體戶,更是LGBT友善、性別平權,同時維護在地的商業、農業與文化遺跡。   林佳龍先生在擔任交通部首長時,就無時無刻關注觀光產業,並且洞察這個產業對於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我認為台灣的觀光發展並不只侷限於觀光局的職掌與推動,因為它與國家的經濟、科技、外交、教育、文化發展等息息相關,牽涉面向之廣,是真正需要政府跨產業、跨部門協商合作的重點發展產業。若要達成「觀光立國」的目標,就應比照半導體或科技產業發展史,將觀光產業視為國家經濟重要發展的旗艦主

流產業,並予政府輔導與扶植,建構更健全、健康的上中下游產業鏈,進而帶動產業創新,創造國際競爭力。   我佩服林部長洞見觀瞻的格局與遠見,並且對於振興台灣觀光所做的努力與貢獻。更殷殷期盼政府能把握疫後這波旅遊黃金期、逐步將「觀光主流化」,必能促進台灣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   推薦序 發掘出台灣最美的角落與最美的故事 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從過去至今一直都是文化多元的移民社會,並且具備高度的包容性,而歷經族群的融合後,各地也發展出許多特有的文化。   近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口逐漸集中至大都市地區,尤其是青壯年人口,但台灣各地之產業、文化、景觀與生態仍是台灣多元發展動能的基

礎。因此政府大力推動地方創生,促進青年返鄉,希望藉由深植地方的DNA,促進在地永續以及公益共好等發展,讓在地文化能持續發揚光大,維繫我國永續發展根基。   近幾年,如同本書作者走訪各地,發掘當地的故事,本人也以國發會主委的身分訪視各縣市地方創生推動情形,從中看到各地青年對於家鄉的活力與熱情,都願意貢獻一己之力投入當地的發展。不論是活化當地舊有建築物,無償開辦課後輔導中心,提供資源教育偏鄉孩童;抑或是協助在地農業發展,協助農民與在地餐廳或食品工廠之間的媒合,讓全台能品嘗到真正的在地美食。   當然,青年返鄉也往往發生世代之間的磨合,青年的創新思維與家中長輩的傳統觀念彼此不同,但青年人仍舊憑藉著在

地深耕的認情,改變了家中長輩的想法。許許多多的故事,需透過實際的當地走訪,才能夠實際的了解並被發掘出來。   本書中,作者透過走訪各地,發掘出台灣最美的角落、以及最美的故事,讓讀者能更進一步透過書中介紹,了解當地文化故事。近年國內觀光產業因疫情的影響遭受衝擊,但是在觀光的建設以及文化的傳承仍持續進行、永不停止,期待在疫情之後,讀者能親自走訪各地,親身體驗在地景觀與文化風貌。

國藝會 營運補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1年0425 日本疫情新聞 緊急狀態正式生效
為期17日至5月11日
奧運倒數89日 變種病毒大擴散未能受控
大阪府連續6日過千人確診
百貨 餐廳 酒吧 戲院 主題公園全部停業 巴士地鐵減班次
https://youtu.be/_gY7HNhGLYY
新型コロナ 51人死亡 4607人感染

▽東京都は13万5173人(635)
▽大阪府は7万5559人(1050)
▽神奈川県は5万2410人(221)
▽埼玉県は3万6881人(211)
▽千葉県は3万2488人(146)
▽愛知県は3万1996人(225)
▽兵庫県は2万9235人(473)
▽北海道は2万3270人(110)
▽福岡県は2万1915人(334)
▽沖縄県は1万2135人(66)
▽京都府は1万1881人(150)
計劃收緊奧運選手及工作人員入境安排 加強檢測次數 限制奧運選手出入範圍


東京都單日再多635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是自一月底以來周日的新增個案再度突破600宗。大阪府亦再有1050人染疫,是連續六日新增過千宗確診。

日本東京和大阪等4地的緊急事態宣言生效
日本東京、京都、大阪及兵庫4個都府縣,再次進入緊急狀態,日本政府因應疫情第三次頒布緊急事態宣言,為期大約兩星期,直至下月11日。
為期17日
大阪就連續五天新增過千人確診,兵庫縣和京都的感染數字亦創新高。
只有售賣生活必需品的店舖可以繼續做生意,餐廳要縮短營業時間至晚上八時

卡拉OK、酒吧、戲院、餐廳和大型百貨公司要暫時關閉,體育賽事閉門進行。當局又要求包括火車和巴士在內的公共交通,在平日提早結束營運時間,並減少周末和假日的服務。
呼籲僱主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和鼓勵他們休假,希望將通勤人流減少7成。
因為發緊急狀態,反而令好多人係前一日去到百貨公司搶購貨品
好多餐廳,超市,商店都因為咁反而排長龍,最長需要3-4小時先可以入場購物
運動會取消觀眾入場,棒球賽也取消或延期
神社縮短開放時間

日本亦正籌劃東京奧運的檢疫安排,共同社引述消息指,政府計劃在周三與國際奧委會等舉行的新冠對策協調會議上,建議要求從海外入境日本的選手及相關人士,在出境前96小時內進行兩次新冠病毒檢測,他們入境後亦要每日做檢測。

日本疫情延燒,三度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今天上路,發佈對象是東京、大阪等4都府縣。正在東京鐵塔下舉辦的台灣美食活動將暫停,主辦單位煩惱成堆的金鑽鳳梨要賣誰。
東京鐵塔台灣祭(美食活動)4月16日開始舉辦,原訂辦到5月16日,預定吸引15萬人次進場,期間銷售8萬個台灣金鑽鳳梨,可是日本政府23日決定東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今天起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到5月11日為止。台灣祭執行單位昨天接獲東京都政府的指導,決定26日起停辦。
台灣祭執行委員會顧問張維正今天對中央社說:「這道緊急事態宣言來得太急,我們這次進口了非常多的台灣金鑽鳳梨,接下來有2萬個鳳梨要進來,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購買,可透過KKday旅行社官網買鳳梨。」
台灣祭的執行委員會原本希望趁著目前日本掀起一股台灣鳳梨熱,協助台灣農民將金鑽鳳梨銷到日本,未料東京進入「緊急事態」,即將從台灣運抵東京的2萬個鳳梨成了煩惱的根源。張維正說,明天起會在網路上呼籲旅日的僑胞們大家幫忙。
這一次的緊急事態宣言讓很多餐飲業者叫苦連天,有日本餐飲業者說,艱苦抗疫一年,最後宣告投降。尤其是這一波,餐飲業被籲請不得賣酒,等於是被下了禁酒令,重創餐飲業生意。
在東京經營多家餐廳的張維正說:「幾乎沒辦法做生意,一整天都無法賣酒,下了禁酒令。餐廳最晚只能營業到晚上8時,8時之前營業也都不能賣酒,造成我們(餐飲業)很大的困擾。」
他說,還好日本政府會給餐飲業者休業補助金,協助度過難關。但類似東京鐵塔台灣祭的活動無法獲得日本政府的補助金。
這一年多來疫情重創旅行業,來自台灣的KKday旅行社的經營內容一直在調整,除了販售一日遊的行程、季節性的旅遊商品之外,現在也透過官網販售許多台灣的伴手禮,包括鳳梨酥、水果等。
他說,台日都因為了防疫,實施邊境管制措施,很多日本人無法去台灣旅遊,於是推出東京、橫濱地區的「台灣氣氛」(類出國遊台灣)一日遊行程,現在還擴大到埼玉縣聖天宮,也安排團客享用台灣最高級的點水樓湯包等,希望與在日本發展的台灣的餐飲業者等一同度過難關。
日本富士晚報報導,這次第三度發佈緊急事態宣言,政府籲請提供酒品的餐飲店、大型商業設施暫時歇業等措施,原本4月底5月初大型連假期間是業者大賺期,但營業勢必受到重創,可能造成國內生產毛額(GDP)3兆日圓(約新台幣7800億元)的損失,政府應儘速研擬針對低收入戶的補助或實施減稅等大型經濟對策。
日本政府上一次實施緊急事態宣言是在今年1月初開始,是以餐飲業為主,主要是籲請餐飲業提早打烊,但這次因變種病毒株的傳染擴散急速,因此日本政府除了籲請餐飲業,也籲請商業設施暫時歇業,以減少人流或人與人的接觸。有些百貨公司除了部分賣場外,今天起暫時歇業。
餐飲店如果是提供酒品的業者,譬如居酒屋,很多業者決定暫時歇業,但如果是適合家族聚餐的餐廳、牛肉蓋飯連鎖店等不提供酒品,可營業到晚間8時。
美術館、博物館等的文化設施很多都已決定臨時休館。東京的國立劇場、國立演藝場等在緊急宣言期限的公演取消。經營電影院的東寶、松竹等在4都府縣的營業也暫時歇館。
4都府縣主要的主題樂園已決定臨時歇業,但位於千葉縣的東京迪士尼樂園及東京迪士尼海洋25日以後持續營業,但28日起不提供酒品。
體育等的大型活動原則上不開放觀眾進場,但門票已售出的情況,為避免混亂,25日還是讓觀眾進場。

此次宣言採取廣泛的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提供酒類的餐飲店及除生活必需品賣場以外的大型商業設施暫停營業等。1月起針對11個都府縣發佈的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僅限於餐飲店縮短營業時間,而此次的影響將更加深刻。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永浜利廣分析稱,比照2020年4月發佈的第一次緊急事態宣言時的影響來看,此次個人消費將損失5200億日元左右。估計日本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減少4400億日元左右,3個月後失業人數將增加約2.5萬人。



4個都府縣以大城市圈為主,GDP佔到日本總量的約3成。從經濟學家預估的GDP減少額來看,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木內登英預估為6990億日元,瑞穗證券的小林俊介預估為4000億日元,雖然宣言的期限較短,但經濟損失很大。



日本政府此次的目標是利用強有力的措施在短期內控制住疫情。但有很多觀點認為,此次會跟過去的緊急事態宣言一樣,擴大適用地區、延長期限。據野村綜研的木內登英估算,如果針對4個都府縣加上東京圈3縣(埼玉、千葉、神奈川)共7個都府縣發佈為期2個月的緊急事態宣言,經濟損失將達到3.864萬億日元。木內指出,在上述情況下4~6月的實際經濟增長率有可能會連續2個季度出現下滑。

文化與商品之間:臺灣書店發展變遷與文化政策研究

為了解決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問題,作者楊安妮 這樣論述:

擺盪在「文化」與「商品」之間,是書籍與實體書店,與生俱來的雙重性格與矛盾。自古而今,書店之於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儲存與流通人類知識的空間,也是醞釀當代文化能量的基地。消費社會與網路時代來臨後,實體書店遭遇了前所未見的經營危機。若要書店風景長存於城市之中,除了象徵公權力的文化政策介入,還有什麼可能?本篇研究將透過回顧臺灣書店歷史與文化消費相關理論,聚焦觀察:臺灣書店產業發展近百年來,在消費社會來臨與網路消費興起所發展的整體消費型態轉變之下,其經營型態與場域意義的轉變;象徵公權力與掌握國家資源的政府,如何透過補助政策的介入,讓實體書店發展得更健全;經營者如何讓標榜「文化價值」的書店同時兼顧「

商業價值」永續經營?以及實體書店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未來?本研究發現,因應消費文化改變,實體書店確實在不同時期以推廣閱讀為核心,發展出多元經營模式,而文化部除了透過補助機制與組織第三方團體,也發現必須打破政府單向制定規則與給予補助之現狀。研究亦發現,未來書店除了有發展成文化品牌的可能性,亦能發展為一種未來媒體、生活風格的提案場所等等,也在討論書店經營者競爭公部門資源的過程中,發現或許未來以「文化體驗」模式進行「書店與城市的結合」,會是實體書店在考慮文化獨特性與商業營利考量之下的一種未來可能。

館中鼠

為了解決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問題,作者張郅忻 這樣論述:

  吱吱,我是住在圖書館裡的老鼠,大家都叫我「吱哩咖」,也就是人類說的「怪咖」的意思。因為我天生獨眼,無法和一般老鼠一樣,有二隻眼睛可以看二個不同方向,有助於尋找食物和躲避危險,因此比其他老鼠多一倍的風險。在一次盜領便當的任務,和地下鼠展開超激烈的打鬥,差點就回不了。我還有一個怪癖是對人類特別好奇,最喜歡撿一些人類的東西回來,如八邊形的滴滴鐘。     第一次聽到讀書,是白色實驗鼠的吉姆叔叔讀給我聽,他帶著我認識「書」、教我認字閱讀,還告訴我他和主人佩琪的故事。     有一天,吉姆叔叔突然消失了,我怎樣都找不到他,想起他就想起他最喜歡讀的《哈克歷險記》,這本常常被佩琪

藏在不同的角落,到處都找不到,終於在地下室的角落中發現,我迫不及待躲在書架後,「啃」起書來。讀到劇情最緊張的時刻,我身邊出現一雙小孩的眼睛,吱!我到底要跑還是要裝死?     吱導吱演!我要出「鼠書」了,新書發表會就選在有八棵樹種在六樓,樹梢冒出頂樓的圖書館,還是個「星空分享會」。更令大家興奮的是,七寶哥居然還準備了「把費」。說起來不好意思,這些食物當然也是從人類那偷來的,但這次不是單打獨鬥,是結合我們便當鼠、閃電鼠、地下鼠三大家族,聯手找食物,終於解決糧食危機……     本書特色     ★ 第三十屆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推薦獎作品   ★ 以奇幻有趣的角度,結合老鼠的

習性與行為,在圖書館中展開有趣的冒險故事。   名人推薦     作家  張嘉驊、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  謝鴻文 推薦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許建崑 專文導讀   名家推薦     張嘉驊(作家):   在兒童文學中寫老鼠的並不少見,但是以「圖書館的老鼠」作為主角的少年小說,我還是頭一次看到。   這部小說在題材的選擇上已占先機,而它的第二個優點是語言活潑。作者盡其所能地凸顯了鼠類特殊的口吻,甚至還為老鼠慣用的詞語編了辭典。        謝鴻文(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兒童文學作家):   跨越小說與童話

的邊界,作者致力營造出一個生活和樂,甚至有點歌舞昇平安逸的「鼠世界」,故事一開頭還將之形容成「禮物」,更加深了這個鼠世界――圖書館帶給館中鼠們的幸福愉悅。   此情境設定引人入勝,故事主要的敘事者是綽號「吱哩咖」的便當鼠,透過他的視角看見圖書館的經營運作,特殊的建築空間設計,以及館內各式人類的言行舉止,時見妙趣橫溢。

從守門人理論探討評審機制—以文化部與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獎補助計畫為例

為了解決國藝會 營運補助的問題,作者陳思迦 這樣論述:

隨著時代變遷,文化藝術發展也有明顯的改變,國內政府正視文化藝術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制定相關的藝術教育政策。但是,由於表演藝術本質的特殊性,許多表演藝術家仍然面臨到經濟上的「生存」問題,多數還是需要國內政府資金上的營運補助。我國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及其他公部門與私人單位等,制定相關的補助機制與贊助辦法,協助國內表演藝術團體順利營運。無論是公部門或是私部門在資源分配時,都是希望能盡到最大效益,因此各單位在設計任何類型補助方案時,都訂定了相關的評審機制。本研究將針對文化部與國藝會辦理的表演藝術補助業務中,所設計的評審機制對表演藝術生態的影響,以及整理擔任評審委員的專家與學者們和

表演藝術團體對現行評審機制的看法與建議。 本研究選用質性研究法中的訪談研究法,以文化部與國藝會補助業務承辦人員、補助業務中的評審機制的評審委員(專家與學者)與表演藝術團體為研究對象,蒐集資料的方法包括文件分析、訪談對象逐字稿整理。主要研究問題為:一、專家與學者在評審機制中扮演的角色為何?二、專家、學者與表演藝術團體對評審機制看法與建議?研究架構分別從:一、評審機制中守門人的概念運用;二、評審機制選擇專家評選的目的。 研究結論如下:一、承辦單位是首要的文化守門人;二、專家評選機制對獎補助計畫的評審機制有增加公信力的效果。以外研究者整理出訪談對象對評審機制的建議之參考:一、舉辦說明會讓

表演藝術團體瞭解補助計畫宗旨;二、增加表演藝術團體間同儕學習;三、評審委員組成多元化;四、評審機制中加入市場評選機制作為參考;五、重新制定獎補助計畫分類名稱;六、提供評鑑人員諮詢與評語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