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量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數位素養量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坤鐘寫的 2023幼兒園幼教師類教師檢定通關寶典--重點整理+模擬試題+歷年試題:收錄選擇、是非、綜合模擬題型[7版](教師資格檢定) 和余民寧的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四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11年9月也說明:108 課綱重視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位科技可以協助學生進行預習、筆記評. 量、合作討論、創造與發表等面向。下表為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課程實施的觀察指標,數位. 工具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千華數位文化 和心理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 楊淑晴所指導 吳依靜的 臺灣、上海大學生課外閱讀、成就動機 與數位素養之研究 (2019),提出數位素養量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學生、閱讀行為、閱讀態度傾向、數位素養、成就動機。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丘昌泰所指導 范瀞文的 家長介入與青少年數位素養及應用研究-以桃園市三所國民中學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數位素養、數位應用、家長介入、家長網路管教策略、網路使用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數位素養量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國小學童數位素養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則補充:本研究探討數位素養的定義及內涵,參考數位. 素養能力指標相關文獻,據此設計問卷內容,. 以了解國小學童數位素養並探討學童不同的. 個人變項、家庭因素、學習情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數位素養量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3幼兒園幼教師類教師檢定通關寶典--重點整理+模擬試題+歷年試題:收錄選擇、是非、綜合模擬題型[7版](教師資格檢定)

為了解決數位素養量表的問題,作者謝坤鐘 這樣論述:

  【一】考情分析:說明研讀學習方向   考情分析及說明研讀學習方向,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有效的掌握該單元重要部份與考題趨勢。     【二】重點整理:圖表式說明   以圖表方式快速整理學習重點,充分歸納、整理,使讀者更輕鬆理解內容、加強記憶,以達到研讀效果。   文字敘述「簡明易懂」、「觀念完整」,提供讀者了解各章節的內涵與概念,強化基礎概念的養成。     【三】練習試題:基礎試題及進階試題   讓讀者研讀每一章節後,即能透過這一單元的試題演練了解自己的精熟度及學習目標是否達成。     【四】精選模擬題庫   提供多樣化的題庫模擬,以讓讀者熟悉題目的變異性,強化應考能力、以俾獲得高分。

    【五】最新試題及解析   收錄110~111年教師檢定考試的試題,題題均附有完整解析,使讀者充分掌握命題趨勢。     本書緣起      為能有效確保師資生是否具備教育部業以臺教師(二)字第1070087193B號令發布「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所公布之五大素養及十七項專業素養指標,並回應課綱以素養為導向,教師資格考試之評量架構及考科內容配合相應修訂,自民國110年起將實施素養導向之教師資格考試。     因此,作者依據110年教檢最新考科「教育理念與實務」、「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課程教學與評量」,將《幼兒園教師類教師檢定通關寶典》一

書重新構思、整理、調整,期使能隨著時代的需求,讓同學們更能順利馳騁於幼教師之路上。     有疑問想要諮詢嗎?歡迎在「LINE首頁」搜尋「千華」官方帳號,並按下加入好友,無論是考試日期、教材推薦、解題疑問等,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我們提供專人諮詢互動,更能時時掌握考訊及優惠活動!

臺灣、上海大學生課外閱讀、成就動機 與數位素養之研究

為了解決數位素養量表的問題,作者吳依靜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與上海大學生課外閱讀行為、態度傾向與成就動機、數位素養之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650位臺灣地區與320位上海地區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閱讀行為量表、閱讀態度傾向量表、數位素養量表、成就動機量表。結果發現:大學生有數位課外閱讀習慣的比例高於紙本閱讀,雖然有高達80% 的大學生有數位閱讀的習慣,但不論紙本或數位閱讀的頻率與數量皆不高,每月平均課外閱讀數量紙本、數位僅「1~2本」的比例。而最主要影響大學生沒有課外閱讀習慣的主要因素為上網(聊天、玩遊戲、看電影等)。而在閱讀類型上,紙本與數位閱讀都以文學書籍為主;紙本閱讀的主要目的為增加新知識、新見解,數位閱讀則是瞭

解最新時事動態。另外兩地大學生在數位素養能力與成就動機強度皆低於中位數。而在兩地閱讀相較上,上海在有閱讀習慣、閱讀頻率與閱讀數量方面皆顯著高於臺灣,臺灣在閱讀態度傾向上比上海更偏向紙本閱讀。女生在紙本閱讀習慣顯著高於男生,而男生在有數位閱讀習慣上顯著高於女生。其次相關分析顯示,閱讀態度傾向、成就動機與數位素養三者之間都相互有著顯著的關聯。最後,迴歸分析發現,大學生認知閱讀態度越偏向紙本閱讀、自我取向成就動機越高對數位素養有較佳的解釋力。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四版)

為了解決數位素養量表的問題,作者余民寧 這樣論述: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資深教師在進行「教學」與「評量」時的參考工具,亦可以幫助初任教師做好如何自編成就測驗、如何進行試題與測驗分析和診斷,以及如何應用在改進教學評量上。   全書分成十三章,以簡明扼要的範例說明,介紹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原理原則及如何進行教學評量的方法,期望讀者能夠循序漸進,習得如何編製、分析與應用成就測驗的精髓,並且奠定教學評量的良好基礎,作為日後研習更高深測驗理論之準備。  

家長介入與青少年數位素養及應用研究-以桃園市三所國民中學為例

為了解決數位素養量表的問題,作者范瀞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運用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以了解國內青少年數位素養及數位應用現況,嘗試分析影響青少年數位素養及應用的相關因素,及瞭解家長介入青少年數位應用及素養的方式及效果。本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桃園市三所國中,國一至國三學生,共計回收有效問卷385份。質性深度訪談對象包含12名國中生及一名生教組長和一位專家學者。研究發現如下:(1)桃園市國中生數位素養現況尚佳,應注意時間管理。(2)桃園市國中生數位應用現況頻率高,卻著重於休閒娛樂,排擠其他休閒活動(3)影響桃園市國中生數位素養的背景因素有年級、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社經地位、自覺家中經濟狀況、自覺學業表現(4)影響桃園市國中生數位應用的背景因素有

性別、父母職業等級、自覺家中經濟(5)桃園市國中生家長介入現況為中等,最常使用的方式為限制時間,最少使用的方式為,監看孩子使用的內容(6)影響家長介入的背景因素有年級、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等級、家庭社經地位、自覺家中經濟(7)桃園市國中生的家長介入越高數位素養越高(8)桃園市國中生的家長介入越高學習活動參與越高;每周上網總時數越少(9)數位落差在數位近用的部份已沒有差異但在數位素養及利用網路學習的能力有差異(10)有高達12.2%的學生沒有人管教網路使用,若加上隔代教養所佔比例不可忽視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當局、師長、家長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