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制資遣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舊制資遣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連世昌寫的 勞工幹嘛委屈:懂職場法律不吃虧 和黃文平著的 勞退新制完全搞定-輕鬆解讀勞工退休金條例<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別讓你的權益睡著了!萬一被資遣,可以跟雇主要求的3項權益也說明:另一個則是資遣費,如果屬於非自願離職,雇主應在30天內發給勞工資遣費。勞動基準法在2005年7月1日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資遣費也分為新、舊制計算標準: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立京文化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 馬財專所指導 林慶和的 勞工債權優先受償保障之探討 (2014),提出舊制資遣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工債權、勞動基準法第28條、工資優先權、積欠工資墊償基金。

最後網站加號乘號弄錯勞動部官網瞎算資遣費少5萬 - 蘋果日報則補充:依法勞退舊制年資勞工,資遣費為每1年年資發給1個月平均工資,無上限;勞退新制年資則是每1年資發給半個月平均工資,上限最高6個月。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舊制資遣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工幹嘛委屈:懂職場法律不吃虧

為了解決舊制資遣費的問題,作者連世昌 這樣論述:

免受氣的職場規則,就在法條裡! 從錄取、調職、工資工時到離職退休, 連世昌律師帶你認識法規原則, 不再損失應有的保護和權益。   當上班遇到這些狀況──   .雖然有特休假可以請,但申請時主管都說案子這麼趕,怎麼還可以請假……   .公司說景氣不好,人力縮編所以資遣我,但明明還看到公司刊登我所屬部門的徵才廣告……   .雖然公司都說會按制度給加班費,但是一年多了都沒領到,我還可以要求補發嗎……   .公司為了擴張業務,要把我從行政調到業務部門;經常出差造成我無法兼顧家庭,不知道能不能拒絕調職……   到底怎麼做才能適當回應這些狀況,又不會被誤認為是配合度太差的員工?   上班時遇到許多狀

況,往往因為不知道法律原來保障了勞工哪些權益,只能自己懊惱妥協。連世昌律師先清晰闡明法條建立的基本概念,再援引諸多案例,讓勞資關係的法條變成生動的日常運用;包含最讓人憂心的職業災害,也一一說明認定標準、補償項目和申請流程,不再妥協不安全的工作環境。   勞資關係相關法條隨著時間、工作性質多樣化而不斷增修調整;不用擔心難以理解繁瑣的法條,只要先掌握立法核心價值,就能從容因應變化。 本書特色   1. 勞工從調職、資遣到可能的職業傷害,法律都多有保障;但可能因生活中不常提及相關法規,許多人不知道原來被保障了哪些權益,遇有不快只能忍氣吞聲。正確認識職場法律的基本架構,不讓應有權益默默溜走。

  2. 職場打拼時最常遇到工時與工資問題,從試用期、加班費到颱風假,到底是能主張權益還是只能依公司規定?書中解釋基本法律並搭配既往案例,清晰呈現法律應用脈絡。   3. 書中附註許多案例的法院相關判決出處、相關法條的完整內容等等,可作為勞資關係的進一步探討,彈性掌握閱讀深度。 名人推薦   新北市總工會理事長  林有盛   臺北大眾捷運公司企業工會理事長  簡宗宏   作者簡介 連世昌律師   執業律師   台北市政府暨新北市政府勞資調解人(委員)   前言 第1章 進入職場要懂的事 勞資關係的認定 工時 工作時間≠休息時間 法定正常工時 延長工時 例假

日加班費及颱風假 國定假日及特別休假加班費 特別休假 工資 「工資」的不同看法 平均工資及基本工資 公司重整與工資保全及墊償 資遣、離職及退休 第2章 職場的特殊情況 彈性工時與特殊工作性質 當雇主重新安排工作項目 職業災害補償 第3章 勞資糾紛不用手忙腳亂 順利終止勞動契約 處理勞資爭議 附錄 《勞動基準法》   工資工資,對於一個以提供勞務為對價的勞工而言,不僅只具有法律上的意義,實際上是勞工的經濟生活來源,更是一個家庭所賴以為生的泉源。當一個勞工不能或無法繼續提供勞務的時候,意味著該家庭隨之面臨斷炊的可能。另則,於勞資爭議實務上而言,可從四個影響部分判定雇主某項給予是不是屬於「

工資」的概念:●是否列入平均工資範圍計算(≠原領工資)(勞基法第2條第4款)。●計算(新舊制)資遣費的爭議(勞基法第17條)。●計算(舊制)退休金(勞基法第55條第4款)。●計算職災補償費之死亡補償部分(勞基法第59條第4款)。過去行政院勞動部(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曾經發布好幾則的函令解釋,《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工資乃勞工之勞力所得,屬於勞動之對價,而且為勞動契約之主要給付義務。性質上須包括「對價性」(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及「經常性之給與」(一

般情形下經常可以領得之給付)二性質。連律師解答Q中、夜點費是否計入平均工資?A:夜間工作的給予,而非偶然給予,屬於工資。Q海外津貼是否計入平均工資?A:如一般觀念可認為是酬庸或彌補勞工提供勞務之特殊辛勞與負擔,而進一步報償該勞務,自具有對價關係,應可認其屬工資性質。海外津貼如果是制度上經常性給與的話,不管是母公司或(大陸)關係企業發給,都屬於工資(計入平均工資)。Q實報實銷的出差費用,是否計入平均工資?A:如果是按出差距離遠近實報實銷,則為差旅費性質;或公司另約定「職工異動管理辦法」,以距離遠近、海外生活條件(包括政治與社會環境、醫療衛生條件、教育、消費水平、居住品質等)等變數決定給付的話,則

解釋上屬於勉勵性與恩惠性給與,不屬於工資。津貼金額多寡與員工於海外之工作內容、工作難易程度等無關,其性質應屬對差旅員工於異地或海外工作生活上與情緒上,勉勵性與恩惠性給與,而非經常性給與之工作報酬。由此可知,公司企業理應訂定符合企業管理目的之規定,採實報實銷,日後才不致於被認定為工資,而列入平均工資計算。

勞工債權優先受償保障之探討

為了解決舊制資遣費的問題,作者林慶和 這樣論述:

我國勞動基準法於1984年制定施行31年來,第28條雖明定工資優先權及積欠工資墊償制度範圍,惟因債權順序劣於稅捐與擔保物權之後實現,以及高度限制墊償範圍,屢遭各界訾議。至2015年2月4日修正公布之勞基法第28條已明定提升勞工債權受清償順位與擔保物權之債權相同,並擴大墊償範圍納入舊制退休金及新舊制資遣費合計6個月平均工資。本研究以工資優先權變革為基礎,探討勞基法「有最優先受清償之權」能否確保債權獲償,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擴大墊償範圍,對政府、勞工、雇主及銀行之間所涉連動影響,作為評估勞工債權應否享有排他優先權而優先於一切債權及抵押權。本研究採用之取樣方法為「立意抽樣」,以半結構式之質性訪談法,研

究對象為勞動法領域專家學者、行政與立法部門,以及事業單位等代表。本研究發現,舊勞基法高度限縮「工資優先權」清償順位與過度限制「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範圍,其次,現行法對於各利益人之間連動影響,包括雇主成本與轉嫁勞工、銀行緊縮融資與赤道原則適用、道德風險,以及墊償基金呆帳等顧慮,仍待施行後實際結果來驗證。研究亦發現,保護勞工權益並不能無限上綱,在追求勞工債權保障之際,仍須考慮「國家施政」與「國民福祉」之間存在公益均衡關係,恕難將債權順位提升至最高清償地位。尤其稅捐之徵收全面讓步,影響所及上至國家運作、國防軍力,下至民生經濟及公共建設。此外,社會保險費率常因給付結構的變革和擴充而須適時重行調整與精

算,否則財務不足支應。本研究建議,為防制雇主惡意積欠工資、退休金及資遣費,轉嫁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支付之道德風險,勞動部宜制定刑事罰則,建立積欠工資墊償制度定期精算評估時期之法制化,並建議參考美國制度每年進行一次精算評估工作,以資精確預測基金長期墊償能力,同時師法吹哨者(whistleblower)機制,完足保障勞工請求墊償勞工債權之權益。

勞退新制完全搞定-輕鬆解讀勞工退休金條例<二版>

為了解決舊制資遣費的問題,作者黃文平著 這樣論述:

  熱騰騰的勞退新制即將上路,由於這波變革所帶來的巨大衝擊牽涉廣泛,員工怕自己拿不到退休金,企業主又擔心新制拖垮公司財務,雙方微妙的互動角力之下,精打細算的功課更不可少。本書以淺顯文字切入勞退新制課題,從中比較新舊制差異和節稅措施,更提供企業留才計劃及薪資結構調整建議,絕對是勞資雙方保障權益的必備工具書!本書特色  本書以淺顯文字切入勞退新制課題,從中比較新舊制差異和節稅措施,更提供企業留才計劃及薪資結構調整建議,同時提供諮詢活動,絕對是勞資雙方保障權益的必備工具書! 作者簡介現任:台中市犁頭店社區大學勞動法令講師     擔任多家企業勞動法令顧問,輔導企業建立     人事管理制度,規劃團體

及職業災害保險學歷:台中技術學院會計統計科畢業     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證照:人身保險業務員、財產保險業務員     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理財規劃人員     信託業業務人員、專案管理師 1 寫在勞退新制之前--認識勞工保險條例的老年給付    勞動基準法的退休金≠勞工保險條例的老年給付    勞工保險條例──勞工保險月投保薪資與保險費    勞工保險條例──勞工保險年資計算    勞工保險條例──計算老年給付2 勞退新制的適用問題--先了解勞動基準法的用詞    勞基法的適用問題及適用時間    適用勞基法的勞工    雇主不是只有老闆    工資不是底薪也不是全薪    平均工資如

何計算    工作年資如何計算    與工作年資有關的勞工權利    定期契約與不定期契約3 先了解勞退舊制--勞動基準法關於退休金的規定    退休的條件──自請退休    退休的條件──強制退休    退休金如何計算    適用勞基法前後退休金的計算4 了解勞工退休金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的規定    何謂勞退新制    勞退舊制與勞退新制的差異    勞退新制退休金如何計算    勞退舊制與勞退新制退休金比較    勞退新、舊制資遣費、退休金比較    如何選擇勞退舊制或勞退新制    勞工退休金專戶月提繳工資分級表的玄機5 新制實施後企業可能的應對方法--雇主可以這麼做嗎?    期待

勞退條例不實施或修法    參考同業做法    實施優惠退休    調 動    簽訂放棄退休金同意書    調降薪資或凍結薪資福利    解僱與資遣費    變更勞動契約    合意終止契約    勞資爭議處理6 新制實施後對企業的衝擊與變革--勞退條例企業的因應之道    人事行政成本增加    人力資源規劃的變革    薪資結構的規劃與調整    流動率上升的因應    留才計畫設計    委任經理人與雇主的退休金規劃7 勞退新制實施後企業的危機--雇主請謹慎面對    未依規定為勞工辦理勞工保險    勞工人數五人以下公司對法令可能的誤解    勞工保險月投保薪資申報不實    未依規

定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    誤以為不須為勞工提繳退休金8 勞退新制實施對勞工的衝擊--勞工如何保障權益    勞退條例保護懂法律的勞工    就業生態的改變    中高齡勞工的就業機會與危機    勞工退休金的課稅9 面對勞退新制--雇主和勞工的因應步驟    雇主如何面對    勞工如何面對  附錄一 勞工退休金專戶月提繳工資分級表  附錄二 複利終值係數表  附錄三 年金終值係數表  附錄四 勞動基準法  附錄五 勞工退休金條例  附錄六 參考書籍暨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