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資遣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裁員資遣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岱軒寫的 當失業成即時動態:餐飲服務生‧政治幕僚到議員參選人的斜槓之旅 和郭岱軒的 失業100天:失業一時爽,一直失業很不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被美光裁員爽拿資遣費!新工作多25%薪資他嗨喊「這1句」網 ...也說明:財經中心/徐詩詠報導受到訂單變化影響,記憶體晶片大廠(Micron)進行全球裁員計畫,台灣也名列其中,除了主管減薪與停發獎金之外,更資遣了一部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好的文化 和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系研究所 鄭津津所指導 黃秀惠的 論國家對勞動條件管制之鬆綁 (2021),提出裁員資遣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契約自由、勞工權益、勞基法、保障必要性、從屬性、工資、工時、解僱、最後手段性。

而第二篇論文嶺東科技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黃承啟所指導 葉宗裕的 勞雇契約中試用期制度之研究-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大量招募、試用期間、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勞僱契約、勞基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裁員資遣費的解答。

最後網站約聘期滿離職,也可以要求資遣費!中年後再就業 - 早安健康則補充:不料,這兩位未被續聘的員工卻聯合起來控告公司非法解雇,要求公司恢復他們的工作或支付資遣費。 David 不解:「當初合約上已經寫明一年一聘了,怎麼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裁員資遣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失業成即時動態:餐飲服務生‧政治幕僚到議員參選人的斜槓之旅

為了解決裁員資遣費的問題,作者郭岱軒 這樣論述:

當「非自願離職」,成為具體又明確的「即時動態」, 我用書寫,記錄這段時光, 並在「斜槓時代」中,上演「議男養成日記」 激勵人心,重新出發!     ‧失業不用哭天喊地,學會失業10項守則,讓你不再焦慮。   ‧斜槓時代,學會唱作俱佳只是剛好。新聞主播與你分享美食節目代班經驗、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亮點,成為一個學會說故事的講師或YouTuber。   ‧告別新聞業,沒有雄厚資產實力,也能善用社群媒體的力量參政!     ★其實沒有什麼經歷是用不到的,失業也是一種人生成就解鎖。   作者曾任新聞主播、新創公司新媒體部門的主管,直到被裁員,領起失業給付,因為疫情沒

通告,為了餬口飯,把自己的驕傲拆毀,到101高空餐廳當起端盤子的waiter。直到疫情爆發後,毅然決然回到熟悉的政治領域,當起政治幕僚,處理政治議題、選民服務,還有政治人物的新聞公關。幸運的是,躲過餐飲業的「疫」場浩劫,不幸的是,竟也成了激發了投入政治服務的「導火線」。     ★失業很害怕?讓你安心的10項作戰守則!     #守則1:給付別忘了   有了非自願離職書,你就可以到各地的就業中心去申請「失業給付」,除了在規定的網站上找一筆求職紀錄外,之後每個月也都需要有兩筆親自面試、或投遞履歷的紀錄,讓勞保局來作認定,可以獲得原本投保薪資的六成,算是不無小補。     

#守則2:記帳是必須   基本開銷很容易變成壓垮失業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像是租屋、手機費、日常餐費等,開始記帳對於估計老本什麼時候會被吃空?是很有幫助的。     #守則3:玩樂找免費   別看太過悲情的電影以免影響情緒,畢竟電影票也是挺貴的,省吃儉用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玩樂的行程可以盡量找一些不需要有大花費的,像是爬爬家裡附近的山啦,或去國父紀念館跑跑步,這些不需要花錢又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活動,可以盡量去做。     #守則4:忍受孤獨   日本上班族失業了,不敢跟家人講,天天照樣穿著西裝、拿公事包,搭電車到離家不遠的公園椅坐著發呆。被裁員資遣,怕令父母擔心,臉書還是

得強顏歡笑,貼出各種「我現在很好」的假象,安慰旁人,那種強烈的孤獨感,心理素質要很強大,才有辦法一個人吞下去。     #守則5:避開喜酒社交場合   失業的好處是,朋友結婚放紅色炸彈,從此少了「同事」的類別,但狠心一點的「前同事」也許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炸。遠房親戚,表兄弟姐妹則難以避免,更慘的是,收入靜止戶得領出錢來贊助別人「成家」,吃一頓昂貴飯店桌菜,還不是吃到飽,面對同一桌長輩輪番問到「做什麼工作」時,食慾更差。     ★參政教會我的10項作戰守則!     #守則1:「新視代」顏值就是正義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迷過的偶像及歌手嗎?青年要參政,如果沒有雄

厚資產實力,就要靠父母優良基因,走訪新莊選區拜票時,如果長相不難看,基本上贏一半,而新聞主播從政,則是品質保證。     #守則2:「新時代」跟上議題脈動   新聞記者必須從日常生活找題材、挖獨家,要當民意代表,也得有「新聞鼻」,哪裡有民怨,就得衝第一線。     #守則3:「新民代」立體四D服務   選舉最怕選前猛拜票,選後找不到。新世代的民意代表,不僅僅要打空戰,在網路上頭宣傳自己做了什麼事,更要親力親為,盡量讓選民找得到你。     #守則4:小額捐款   小資男沒有錢,甚至到了30幾歲還沒存到一桶金,如果青年要參政,最大的門檻可能就是保證金。小清新的「

小」是「小額捐款」、「小資」,小資男缺乏財團奧援,但是參選直轄市議員,中選會最低門檻20萬保證金。若非政治世家或派系刻意栽培,光登記初選,年輕人就被卡死。除了保證金制度阻礙青年參政,後續掛看板、宣傳車、文宣,這些選舉費用,在目前台灣選舉激烈選戰狀況下,根本是誰錢燒得多,誰就能爭取最多曝光。     #守則5:打組織戰   沒有背景的新生代青年要參政,選區內的組織恐怕很難掌握,只能先從「方圓十里」土法煉鋼爬樓梯拜訪,跟一般選黨代表時的請託方式雷同。     ❚❚❚❚❚❚想看更多守則,買一本回家慢慢看,壓壓驚❚❚❚❚❚❚     【你的痛,我都懂】     #你說每

天「喚醒自己的是夢想」不如說,鬧鐘催促著自己,再不起床,遲到可要扣薪。     #約朋友喝咖啡問「你今天上班還休假?」,光是一句隨口回答的「上班」,也讓失業的我好生羨慕起來。「真好啊!你有班可上。」     #減掉的薪水就當作「付學費」。     #沒工作就要自己找事做!「進修」便是分散失業沮喪注意力的方式之一。     #其實失業最好的紓壓方式,除了找人聊天之外就是寫作。     #失業只是一種狀態,重點是能夠心平氣和地去回答這道題目,而不是心浮氣躁地去定調「這題目好難」、「我不懂,我不會」難道面對難題就交白卷嗎?     #說白了,沒有工作是

輕鬆的,幹嘛怕吃苦?因為,不工作會更苦。     #「內心夠強大,沒有人能夠羞辱自己」,我們經常害怕他人的眼光,覺得自己被看輕,沒有工作,好像很失敗,找不到工作更糟糕。     #有時候原點才是答案,或是我們需要一些時間等待,停下來讓自己去思考。

裁員資遣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週的科技業大新聞之一就是 Amazon 自動駕駛車公司併購 Zoox 了,12億美金的併購案,帶出不少相關的議題,包括 Zoox 和其他自動駕駛車公司 Cruise、Waymo 等等到底有什麼差異,自動車產業本身的技術和法規限制就是很大的挑戰,並搭配之前討論過的公司變現事件財產清算優先權等等。
Intuit 在上週宣布裁員 7%,被裁的員工將在公司繼續待兩個月好好交接說再見,當然還有資遣費、健康保險和轉職協助,帶大家看看另一種人性化裁員方式。這集還分享了我們在美國領養貓咪的過程,正在考慮領養毛孩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論國家對勞動條件管制之鬆綁

為了解決裁員資遣費的問題,作者黃秀惠 這樣論述:

勞工權益應予保護,但國家若對於勞動條件之管制太過嚴格,則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為因應產業多樣化、勞工談判能力不同、勞務給付多樣性之新工作型態,我國基於早期工廠法思維所制定的勞基法,早已太過僵固而不合時宜,應加以鬆綁之。司法對於勞動契約之控制,應就當事人是否真正自主協商、當事人地位是否對等,就「契約約定本身之合法性」作衡平性的控制,除非是極端不合理的案例,否則法院應尊重當事人之契約自由。而就勞動契約從屬性之認定,應以勞務債務人得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自行負擔業務風險等,依從屬性之高低,以為判斷。我國法院為讓勞工適用勞基法之保障,對於勞動關係之認定,採取相當嚴格的審查態度,嚴重限制勞雇雙方

契約自由,以及企業經營判斷之權限,實有不妥。對於勞動條件之鬆綁,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一、勞務契約自由之控制與鬆綁:基於勞工保障之必要性,除非勞雇雙方簽訂之勞務給付契約違反公平合理,否則應該尊重勞雇雙方對於勞務契約形式選擇的自由。二、工資議定自由之控制與鬆綁:為免雇主基於談判之優勢地位剝削勞工,制定最低工資有其必要,但為免對於邊際勞工產生失業的衝擊,我國宜引進 “次最低工資”制度,以增加雇主對於邊際勞工的僱用意願。三、工時議定自由之控制與鬆綁:我國為落實週休二日,嚴格管控勞工加班時數且缺乏彈性,我國宜仿效德、英、美等國規定,除非勞工從事特別危害身體健康或是與公眾安全有關的工作,或者勞工係孕婦、未成

年人等應受特別保護之族群,否則應尊重勞雇雙方工時議定之自由。四、解僱自由之控制與鬆綁:為尊重企業解僱自由,應避免強迫公司留用不適合的勞工,倘員工對於解僱並無過失或雇主乃惡意解僱,應使雇主以金錢補償被解僱之勞工,取代僱傭關係的維繫,此除了能補償被解僱勞工另覓工作之損失外,亦能兼顧企業之人事任用權,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失業100天:失業一時爽,一直失業很不爽

為了解決裁員資遣費的問題,作者郭岱軒 這樣論述:

這是一段上班族的「失業」旅程, 讓在工作中汲汲營營、挫敗迷茫的你, 不再害怕改變,勇敢接受失敗!   身在「斜槓時代」的我們,每個人培養多項技能、擁有多個頭銜,不甘於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可能身兼文字工作者,甚至拍片當 YouTuber 網紅。我們被迫正向、積極地去面對工作帶來的挑戰,不能失敗、逃避,但人生到底能領幾次「資遣費」跟「失業給付」?面對失去工作的低潮挫敗?   偉人傳記總是讚頌他們「成功」神話,但「失敗心路歷程」也相同重要,茫然、徬徨跟低落都是作為人的正常反應,失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走下去的動力。當我們「無心」做事,虛應故事只是廉價販售寶貴的時間,只為了溫飽,這也與「失業」相距

不遠。   工作試用期大約三個月,差不多也是100天,與工作磨合端看能否「勝任」,而現在失業了,給自己100天,將初心找回、「告別」舊的我。即便在求職過程中,有數度快走不下去,仍催促著自己面對過去的「那個我」。現在,失業的第100天,我還活著呢!夠振奮人心吧?   本書是一段上班族的「失業」旅程,讓在工作中汲汲營營、挫敗迷茫失去方向的你,從此不害怕改變,勇敢接受失敗,讓你從今天起,面對工作與自己時,過得更知足、更踏實。   【失業心語】   #你說每天「喚醒自己的是夢想」不如說,鬧鐘催促著自己,再不起床,遲到可要扣薪。   #畢竟「假期」是被工作日對照出來的,沒有上班的煎熬,哪來放假休

閒的痛快?   #有時你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死路,但其實是該轉彎了。   #說白了,沒有工作是輕鬆的,幹嘛怕吃苦?因為,不工作會更苦。   #有人會說「選擇題比問答題來得簡單,不會掰還可以猜」,但是現實生活中的「選擇題」,卻難以下決定。   #「內心夠強大,沒有人能夠羞辱自己」,我們經常害怕他人的眼光,覺得自己被看輕,沒有工作,好像很失敗,找不到工作更糟糕。   #有時候原點才是答案,或是我們需要一些時間等待,停下來讓自己去思考。 名人推薦   何啟聖/1111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   邱志宇/演員   林義傑/極地冒險家   陳翊萱/微女神   蔡祐吉/職場作家、資深媒體人   振奮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郭岱軒   筆名小直人,樂觀O型、搞怪水瓶。曾任電視新聞記者、主播,以職涯規劃、時間管理與社群媒體現象觀察為題,巡迴校園演講。業餘文字工作者,喜愛旅遊、寫作,著有《你媽知道你在發廢文嗎?》一書。近來也學影片剪輯,朝 YouTuber 邁進。   FB:郭岱軒   IG:jrnaoto   推薦序/感謝主!讓我失業!──何啟聖/1111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 推薦序/失業的過程絕對是人生最佳惕勵──邱志宇/演員 推薦序/「還沒成功」時期,才是最可貴的經歷!──蔡祐吉/職場作家、資深媒體人 作者序/我們與失業的距離 Chap

ter 01 失業了!有必要跟大家報告嗎? 年終變成資遣費,天啊我真的失業了!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賴床更理直氣壯! 抽籤算命求職運,期盼有天能「還願」 沒工作很心虛,但不需活成恐慌症發 有職變無業,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 待業當中也算是一種人生成就解鎖 還有剩餘的力氣,試著努力再獨行一段 沒事找些事做,收納整理也能尋回感動 人生列車靠邊停,抵達目的只是快或慢 除了消極逃避,靠睡眠冥想也能尋找答案 Chapter 02 待業中!Why me? 因為你很勇敢 別再宅了!試著踏出戶外訓練下決定 不跑新聞做造型,美髮師的意外職涯路 選擇太多太花心,求職路反而多頭落空 自我才能開發,吃貨也能變網紅賺大錢

別自暴自棄!你還有為他人解惑的能力 連假也無感!夢中覓職表示你仍有期待 沒工作不等於被否定,面試更看清楚自己 失業不算大災難,思考自己想過什麼生活 美食節目代班初體驗,怎樣寓玩樂於工作 暫停休息又何妨,找到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Chapter 03 想轉業?別等媽祖託夢要你出來 翻書讓腦袋更靈光,待業也不要停下閱讀 迎來人生逗點,轉念間我覺得我是幸運的 愛你所選,選你所愛,職涯選擇題確實不容易 內心要強大,非自願離職也可能是精彩轉折 盤整人生與職涯,說出自己的故事找亮點 別用薪水高或低,決定自我與工作的價值 怎樣利用社群媒體,讓好工作自己找上門 祝你遇上壞事!有挫折失敗才知道路走對沒? 習慣成

自然!訓練自己隨時準備好迎接新職 別對未來設限!雞肉飯老闆給我的提醒 Chapter 04 創業!一直撞牆不如轉個彎 「雞」不可失!無心插柳也能有意外收穫 投履歷也難?所有的阻礙皆是幻想出來的 試鏡人生哲學!沒選上只是這角色不適合你 浴火重生,無懼未來!京劇奇才勇敢換跑道 人際關係要打好!求職有時要靠朋友拉一把 被掛電話又怎樣?銀行業務堅持call客竟變VIP 熟能生巧!自我探索真正擅長的是什麼? 投履歷像交友申請,面試考你解除好友原因 殺出絕望困境,電影告訴你原點可能是答案 山窮水盡疑無路,人生轉個彎有另一片桃花源 也許我們都是被害者,光抱怨無法坐等奇蹟發生 資深空姐教我的事,少了熱情與失

業距離不遠 做好自我品牌管理,「老王」也是最佳銷售員   推薦序 感謝主!讓我失業!   什麼!岱軒失業囉!   認識岱軒是在他就讀政大廣電所要升二年級的暑假,他頂著一頭「小泉純一郎」捲髮到TVBS 面試,從一臉憨直的他到今天以「發廢文」出書,印象中的岱軒這幾年的轉變,不可謂不大!   造成這些轉變的因素,以我對岱軒的觀察,歸結是「勇氣」與「好奇」這兩項DNA 使然。他從眾人稱羨的的電視台主播,轉換跑道到新媒體,再成為「個體戶」,把自己當品牌經營,如果不是因為膽子肥到出油,一般人是不敢貿然為之。   我也有過「失業」的經歷,前兩年因為修業期限的規定,我硬是辭去工作,在家寫了一年半

的博士論文。所以,岱軒失業的心理狀態,我的感同身受,絕非聊表慰藉的辭令而已。   「在高潮的時候,享受掌聲;在低潮的時候,享受人生」。在高速變動的現今職場,「失業」恐怕是每一個人上班族都要修習的課題。看一個人的深度,不是看他得意的成就,而是看他陷落時的自處。處理低潮是迎接高潮的必要能力。岱軒在面對失業所下的功夫,值得很多上班族借鑒,我相信,很快又會見到岱軒亮眼的成績表現。   何啟聖/ 1111 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 推薦序 失業的過程絕對是人生最佳惕勵   從事演藝工作,隨時都得有面對失業的心理準備:工作來時炙手可熱,瞬間應接不暇;沒工作時門可羅雀,看著經紀人比自己還心急,那種日

子真是難捱。認識郭岱軒有四、五年的時間,從彼此窮困潦倒,到日漸有起色,我們各自不斷試著往前,邁向成功道路,這些努力的過程,造就我們自己獨有的故事。   失業一百日,對我而言重點是「一百日」。「失業」可以沉潛一下,「一百日」卻絕對是場煎熬。我曾歷經過那樣的煎熬,不堪回首的一百日,甚至不只一百日!那些一度快讓我失去的自信。每天早晨起身只想躲著陽光,不知醒來後的每一天該何去何從?面對生活與經濟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縱使有家人的安慰、朋友的鼓勵也幫不了我,最後漸漸對自己產生矛盾與懷疑。   如今終於捱了過去,那段日子從此成為我人生的最佳惕勵,「它絕對是我人生最低點,一輩子都不能再發生」。人生像一台

筆電,再好也難免 Lag 、難免當機。經過那次「失業一百日」,人生再重新啟動時,我清楚知道,要用自信迎接未來一切,而且沒有懷疑 邱志宇/演員 推薦序 「還沒成功」時期,才是最可貴的經歷!   當多數人聚焦在歌頌「成功」的時候,大家都忘了,「還沒成功」才是常態。   我不把「還沒成功」定義成「失敗」。無論在職場上,或者在人生裡,「還沒成功」只是向上攀爬的過程;當然,也許你「曾經成功」,在某個人生與事業的高峰,但,爬山嘛,高高低低,上上下下,依舊是常態;「曾經成功」後,也可能進入下一個「還沒成功」的循環,而且,想從這一波低谷,重新回到高峰,需要多久,沒人知道,例如老虎伍茲,就花了整整11

年。   相對於「成功」時的意氣風發,「還沒成功」時期,才是真正能反省自己、認清周遭、體悟學習的時刻;也許,在「還沒成功」這個階段,我們會有挫折感,我們會怨天尤人,不過這門課,比任何一堂「成功學」都來得有價值。   我們總是習於錦上添花,歌頌成功者;對於「還沒成功」的人,套句馬雲的話,「只能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給自己信心與向前的動力。   也許,這個經驗未來不能寫進履歷的經歷欄,但是在人生中,只要應對得宜,這段經歷將會是最可貴的一筆。 蔡祐吉/職場作家、資深媒體人 作者序 我們與失業的距離   寫作從自身出發,往往能夠得到充沛的靈感,上一本寫社群媒體的「廢文」,這一回則

從「失業」的日子著墨。沒了工作想像起來,好似輕鬆快活,但真的體驗其過程,了解箇中滋味,才叫人煎熬萬分。   書裡面有我的故事,也有朋友的故事,有些人雖然有工作,但是心情卻與「失業」的距離不遠,佛教語中的「業」指的是經思想驅動的行為,當我們「無心」做事,少了動機,基本上這個行為就失去了意義,成了按表操課、虛應故事,只是廉價販售出寶貴的時間,只為了賺賺能溫飽的薪水罷了。   這當中也包括了職涯的回顧,我設法透過書寫來回顧自己的「初衷」,在求職的過程,有數度真的覺得,路快走不下去,一次次面試碰到的障礙,以及自面試官而來的提問,也催促著自己好好去面對,過去的「那個我」。   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

投入職場前,投遍履歷卻杳無回音,在茫茫職海中浮沈時,也會有種「被拋棄」的感覺,「這工作不需要我」,或有找不到伯樂的絕望,「沒人看見自己的優點」,對自我產生了懷疑。   有年輕人一次打兩份工,能夠月入 40K,累,犧牲時間,但賺到了錢,在「斜槓」當道的時代,培養多元技能,一個人可擁有多項頭銜,文字工作者可以當企劃、業務,更能拍片當 YouTuber 網紅。不甘於領死薪水的上班族,也能跨足自由接案賺外快,考公務員捧鐵飯碗,相形之下,是不是有點兒消極呢?   人生能領到幾次「資遣費」跟「失業給付」?面對失去工作的低潮挫敗,是否能有更正向的案例參考?「百日」大約三個月,一般工作的試用期也差不多這麼

長,為的是與工作環境磨合,觀察是否能「勝任」,失業了,給自己一百天,去找回初心、思考未來,如何「告別」舊的我,更是重要的一門課。   偉人傳記都傳頌他們「成功」的神話,但寫實的「失敗心路歷程」應該也相同重要,不只是「同病相憐」,茫然、徬徨跟低落都是作為人該有的正常反應,失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走下去的動力,這段文字作為本書的序,寫在失業的第一百天,我還活著呢!夠振奮人心吧?   年終變成資遣費,天啊我真的失業了!「對!我失業了」迎接新的一年2019的到來,也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失去了工作。「非自願離職」對我來說,不再是抽象名詞,因為它具體明確地,牢牢地套用在我目前的狀態。新聞台才播送著

「17直播」大裁員,百餘位員工沒年終沒尾牙,在去年底失業。我的情況差不多,跟海嘯捲來一樣猝不及防。那是一如往常的上班日,元旦連假前兩天,挖角我到該公司的長官,用LINE私訊我,「可以上樓來一下嗎?」我們公司兩層樓,一樓原本是咖啡廳,長官們喜歡坐在樓上,可能感覺比較輕鬆。我瞄了一下筆電螢幕左下角的顯示時間,上午十點整。我才剛拿著巷口黑豆漿與飯糰,進到辦公室坐下不到一個小時。「這個時間點,挺怪」心裡隱隱地有不祥的預感。接到訊息後,我從那個「地窖冰庫」般的地下室,緩步走上階梯,長官站著迎接我,臉上還掛著異常親切的笑容,我們兩個一派輕鬆地話家常,站在公司門口,孰不知,下一秒要宣布的不是新的採訪任務,而

是一個殘酷的噩耗。「對你很拍謝啦!當初挖你過來」聽得出長官有點難以啟齒,但也必須得告訴我,這個聰明人一聽就懂的開場白,我耐著性子聽他鋪陳,但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你知道公司營運狀況,董事會開會決議要不縮編人事費用,要不解散公司。」我暗叫一聲果然,但不知道是要砍薪水呢?還是直接讓我走人?我點點頭,心中小劇場開始百轉千迴。原本以為,心中會一陣暈眩兼帶「晴天霹靂」的感覺。但是,竟然沒有。經歷數次轉職的我,比誰都還要冷靜,也許是自我防衛機制啟動,我選擇笑笑地回應,反倒是安慰起長官,並試探的問「沒關係啦,那公司希望我做到什麼時候?」「就到明天吧!」這一刻,腦海裡像是有個跑馬燈,不斷複製貼上台灣國罵後,

接了一長串「啊啊啊」。工作沒了,無奈也只能接受。更沒想到,原本期待的元旦連假,不只有四天,已經變成不知何時會休止的「長假」。「感恩長官、讚歎長官,喔不,是『前長官』!」謝謝您給了我一個最難忘的跨年,更是記憶深刻的新年禮物。

勞雇契約中試用期制度之研究-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為中心

為了解決裁員資遣費的問題,作者葉宗裕 這樣論述:

我國雇主在選任或招聘員工階段,對於新入職的員工大多數皆有口頭約定或書面契約來規範一定的時間來做為試用期的觀察。並以試用期的約定來觀察受雇員工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做為試用期過後,是否可轉認為正式員工。些許雇主在人力招聘網站上以高於社會上職務常態的薪資水準來大量吸引求職人士,並以試用時間是否符合公司要求且經考試合格後轉任正式員工。因我國針對勞工試用期並無明確規範,但根據我國勞委會(86)台勞資二字第 035588 號第三條說明中「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合理之試用期,尚非法所不容,惟於該試用期內或屆期時,雇主欲終止勞動契約」,但仍應依勞動基準法第十一、十二、十六及十七條

等相關規定辦理。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勞動部認為勞資雙方可自行認定試用期契約。在此,許多雇主藉以高於常態的正式員工薪資,大量招募員工並以試用期觀察為由,用以我國最低薪資作為試用期間的薪資。在試用期結束前向員工提出不適任作為理由大量解雇、或以須延長試用期繼續以試用期最低薪資任用藉此壓榨勞工後讓勞工自動離職。且以契約為由並未依勞基法第十一預告程序給予解雇,與未給付資遣費。雇主任意在試用期中以不適任的方式大量解僱勞工,再以相同的模式大量招募新勞工接替原工作。此行為終會引發勞資雙方的爭議。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及勞動基準法中皆有相關規定的保護勞工做法。本論文首先以試用期間契約制度做法理的探討,並以大量解僱勞

工保護法為中心做為整體架構;而有關試用期間勞資雙方所產生的爭議作為論述,勞工在任聘、解僱、職業傷害等,資方未遵守勞基法以至於所提供的勞動權益受損下,勞工必須爭取的權益之規範著手。最後於建議與結論中提出我國在將來對於試用期間遭大量解雇時相關立法之建議,以促進我國勞工就業時保護機制之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