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注音全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金剛經注音全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智海寫的 隨身版 心經白話解釋(二版) 和省庵大師雍正皇帝的 聖學根之根 第七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省庵大師四念處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金刚经全文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 ...也說明:777 views, 83 likes, 1 loves, 7 comments, 32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地藏王菩薩: 金刚经全文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笛藤 和世界書局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班 蔡崇名所指導 王冠超的 北碑書法研究 (2009),提出金剛經注音全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碑、北碑、魏碑、書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 孔仲溫所指導 謝佩慈的 敦煌詩歌用韻研究 (1998),提出因為有 敦煌、詩、歌辭、押韻、中古音、西北方音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剛經注音全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解釋、注音、朗讀)則補充: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經。 大悲咒: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四十二章經:佛教的修道綱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剛經注音全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隨身版 心經白話解釋(二版)

為了解決金剛經注音全文的問題,作者黃智海 這樣論述:

  ●隨身攜帶、大字清晰,方便隨時閱讀背誦。   ●佛經逐字逐句白話解釋,淺顯易懂。   ●對初入門者開啟一道「方便」之門,解除對佛理的疑惑。   在眾多佛教入門的佛經釋注、解釋的書中,黃智海居士的著作的確給初入門的人開了一道「方便」之門,將經文做逐字逐句的解釋,不僅詳盡,且又淺顯易懂。   因應時代的變遷、進步,原書老式的排版,對現在讀者的閱讀習慣較吃力困難,因此,本社重新編成「新版」,使大家可以輕鬆地看佛書、學習佛法,另外在尺寸上此次也特別改成較容易攜帶的大小,方便讀者隨身攜帶閱讀背誦。在字體上亦力求大字、清晰,閱讀不吃力、印象更深刻。   般若經佛教裡面有許多種類,亦有許多翻譯

,而比較完備和數量最大的,要首推唐譯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之多,看閱和研究起來,都非少許時間能完成,更遑論背誦?有的,便是這部心經了。   唐譯心經,文簡義周,易於讀誦講說,為古今學者所崇拜,亦為佛教界之經典。這部心經於叢林早晚功課時,必要誦念,大小佛事終結時,也必定要誦念它,乃至生事死事,都離不了它,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在學者研究方面,亦非常廣泛,只要看看各家於其註解之多,雄冠一切,就可以知道了。   有人要問這部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受廣大群眾所歡迎,愛好讀誦研究?其實就是般若的功能啊!     般若是什麼?就是智慧的意思。論其在世間法上的地位,沒有它,什麼事也辦不好。小乘離

了它,不能離苦得樂證無生忍;大乘離了它,不能行菩薩道趣正等正覺。因此每個學佛人視如至寶。這部心經,又總攝大般若的精華,包含整個佛法要義。   本書為適合大眾閱讀的讀品,用深入淺出的筆調,謹慎精細地以白話解釋出來,以啟蒙初學者入佛法門。

北碑書法研究

為了解決金剛經注音全文的問題,作者王冠超 這樣論述:

摘 要 北碑一直是被忽視的,然自乾、嘉考據學術興盛以來,已成為臨習書法者選擇的範本,也帶動書法藝術新興風潮。何以成為書法臨習的選擇,成就一時地位必有其因,北碑的多元、豐盛值得深入了解。 本文即以此動機開始探討北碑書法。除緒論與結論外,主要章節為:第二章 探討北碑發展背景因素,了解呈現的多元類型,並陳述其重要性與發展分期。第三章 豐碑書法,首先透過文獻資料探討碑刻的演變發展、沿革、書體演變及書刻,接著概述整理豐碑盛況,並從各分期中做綜合歸納,最後做代表性作品賞析。第四章 造像記書法,首先透過文獻資料探討造像記蓬勃的背景因素—佛教的發展,接著概述整理造像記盛況,並從各分期中做綜合歸

納,最後做代表性作品賞析。第五章 墓誌書法,首先透過文獻資料,從相關器物中探討墓誌的起源,接著概述整理墓誌盛況,並從各分期中做綜合歸納,最後做代表性作品賞析。第六章 摩崖書法,首先說明摩崖定義,透過文獻資料說明北朝摩崖的產生背景因素,接著概述整理摩崖盛況,並從各分期中做綜合歸納,最後做代表性作品賞析。 歷代所遺留的書法作品為書學寶藏,端看後世學書者如何去從中發掘。北碑書法既是深具美善多元的風貌,又是碑學書派發展的豐富能量,對近代書法發展影響重大,眾多書法名家鎔鑄北碑之長而卓然成一家之風。關鍵詞:碑、北碑、魏碑、書法

聖學根之根 第七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為了解決金剛經注音全文的問題,作者省庵大師雍正皇帝 這樣論述:

  《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收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以及〈省庵大師四念處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與〈佛說十善業道經〉為佛教經典,講述善惡因果;〈雍正皇帝上諭〉闢講儒釋道三教優劣,最終歸於「三教同源」之旨;〈省庵大師不淨觀頌〉與〈四念處頌〉則用詩句比譬色相皆空,勉人盡去執著而得自在。以上所錄諸篇,均可使讀者藉由記憶讀誦,嫻習佛家思想。 本書特色   《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所收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以及〈省庵大師四念處頌〉,均屬佛典中的入門經典;〈雍正皇帝上諭〉一篇指出三教同源且皆得取法,發人深省

。本書以較大字體編排原文,增加注音、加上底色外,並配入莊嚴的佛教畫像,以全彩印製,是良好的佛教入門讀本。   作者簡介 安世高   安世高,本名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太子,信仰佛教。年幼時以孝行聞名,聰敏好學,深知世間疾苦,並精通各國典籍,後將王位讓位給叔父,出家修行,遊歷西域,於漢桓帝(147年至167年)初年隻身東來,在中原大約二十年,弘法譯經,是著名的佛經漢譯者。所譯佛經有《人本欲生經》、《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道地經》、《阿毘曇五法行經》、《四諦經》、《十二因緣經》、《轉法輪經》、《八正道經》、《禪行法想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等。 清世宗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

為清康熙帝第四子,年號「雍正」。性篤信佛教,熱中藏傳佛教、漢傳佛教,與密宗的章嘉活佛交往密切;研究禪宗,精通《金剛經》,並著作佛學書籍數部,為章嘉活佛認可其參透三關,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位自認為已開悟的皇帝;也喜道教,常常服食道士的金丹。在位期間朝乾夕惕,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一系列打擊貪腐的政策,對康雍乾盛世的延續具有重大作用。 實叉難陀   實叉難陀,中國唐代出身西域的譯經僧。武則天時因舊譯《華巖經》不完備,於証聖元年(695年)在洛陽大偏空寺開始譯經,至聖歷二年(699年)結束,完成新譯華嚴經等19部的翻譯,五年譯畢,共八十卷,世稱《八十華嚴》,武則天親製《大

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實叉難陀於景雲元年(710年)大薦福寺圓寂。 省庵大師   省庵大師 (1686-1734),清朝時淨土宗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諱實賢,字思齊,江蘇常熟人。生即不葷食,性聰慧,因父親早亡,出家修道。七歲時,往清涼庵禮容選和尚為師,習學佛典教規,兼習世典儒書。十五歲時正式剃度,已博通佛儒,能詩善賦,且精書法。世宗時寫成〈勸發菩提心文〉,誠切感人。後集佛學之大成,退隱杭州仙林寺,淨心念佛。晚年受信眾之請回到杭州鳳山的梵天寺居住,於1734年示現圓寂。著有〈勸發菩提心文〉、《淨土詩集》、《省庵大師語錄》、《省庵法師遺書》等。   緣起 阿難問事

佛吉凶經 雍正皇帝上諭 佛說十善業道經 省庵大師不淨觀頌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序 緣起     清儒陳弘謀在《養正遺規》的序文中寫道:「世間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會有真正的人才。教育的端正自家庭開始,人才的成就自兒童開始。《易經》以山下出泉水的卦象來代表蒙卦,而君子之所以能夠造就有德學的人才,因為他知道根本就在這裡呀!『蒙以養正,是為聖功』,其中的義理是多麼深奧啊!泉水在山上的時候是清澈的,而流到山下就變渾濁了,這難道是泉水自身的過錯嗎?這全是因為做父兄師長的沒有能及時地正確引導啊!」   諺云:「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古時蒙童八歲入小學,十

五歲入大學。而在明朝末年,江蘇大儒陸桴亭就曾提醒世人:「古時人心質樸、風俗淳厚,小孩至七八歲知識尚未開啟。今則人心風俗遠不如古,孩童五六歲時已多被邪知誘惑,遭物欲腐化了。再晚兩年才入小學,即使父教師嚴,也要費上一番手腳。何況父兄的教育又未必完全依照古法呢?所以我以為當今教育子弟入學,必須要在五六歲就開始。」桴亭先生發出這番感慨是在三個半世紀之前,末學實在不敢想像:當今之世道人心與三百多年前有多少可比性呢?   去年暑期,末學和一些小學友一起學習傳統文化,不料卻發現了許多正在流通的經典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一個是存在會集次第的混亂,比如有人將《弟子規》和《道德經》放在一起的。再者是錯字、別字太

多,比如流通很廣的《正蒙寶典》中,錯別字隨處可見。還有就是注音和斷句的錯訛,也同樣讓人憂心!於是末學思量再三,決定重新會集童蒙教材,並重新校訂。   《小兒語》是明朝大儒呂近溪為教蒙童學習說話而作的兒歌,後來其子呂新吾又為之做了增補。雖是兒歌,卻不可輕看了,其實它是用最通俗的語言把深奧的經典給詮釋了出來。可謂話俗而理不俗。全書分為四言、六言、雜言三個部分,我們選錄時略去了雜言的部分。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初大儒李毓秀依《論語•學而》篇第六章經文為綱要,仿照《三字經》的格式編撰而成。後經山西儒生賈存仁多次修改,才定名為《弟子規》。全書共計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所列一百一十三

件事。真可謂千錘百煉,一字千金。經文言簡義賅,讀起朗朗上口。堪稱童蒙養正的最佳教材!   《三字經》是宋朝大儒深甯居士王應麟所作,其中常識和歷史統系的部分是經過後人增補的。尤其重要的是經文中為我們明白地列出了修學次第:「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致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其實小學經典是教孩子由此契入的,大學經典則是教我們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明其理。末學認識許多讀著《論語》、《道德經》、《無量壽經》等大部頭經典長起來的孩子,讀了十幾年不但一無是處,反而對經典產生了厭惡。其原因就是因為做父兄師長的好高

騖遠、渴求速成,將本末倒置了。可見《三字經》中講的這一套修學次第絕對不能打亂!   《百家姓》相傳是宋朝初年浙江一位私塾先生編著的,然而它卻並不是單單只為讓學生識字那麼簡單,姓氏文化的背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所以從宋朝至民國初年,《百家姓》都是童蒙教學的必修課。   《千字文》是南朝梁代大儒周興嗣奉梁武帝聖旨一夜而成,全文用一千個不同的字,將天文、地理、常識、倫理、歷史完美地列出。奇文天成,確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現在流通的版本中出現了八個重複的字,這是因為漢字簡化而招致的麻煩,並非生來的瑕疵!《三》、《百》、《千》歷來就被譽為是蒙學的鐵三角。   《鑑略》是歷史的綱要,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是

文史不分家的,所以很多經文需要「經史合參」才能了知真實義。明代的袁了凡先生曾編著《袁黃綱鑑》,儒士李廷機也曾編著《五字鑑略》,二者的優點在於詳明,但若用於教誨童蒙,文字量則顯得稍微多了點。所以我們在此選用了清儒王仕雲編撰的《四字鑑略》。   《增廣賢文》大約成書於明代萬曆年間,內容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通俗易懂,膾炙人口,是一部很具實用價值的大眾化經典。應該是不斷地經過後人多番的刪削和增補,所以現在見到的版本有很多種。我們在此選取的是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清朝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認為原文中存在消極成分,又特別為之作了刪訂和增補。由於文字太多,而且許多語句太過拗口,所以我們沒有選用。

——晏子曰:「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試想《增廣賢文》既然被稱為「賢文」,尤其是被列入童蒙教材,先輩們肯定是慎之又慎地經過再三斟酌的。所以對個別經句千萬不能望文生義,要去感悟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來這應是末學之得,希陶山人之失也!不過現在我們是在整理經典的讀誦本,所以就暫且不多說了,待日後我們注解經典之時,末學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   《幼學求源》原名《幼學須知》,又名《成語考》、《故事尋源》。是明清兩代私塾必讀的童蒙教材。原作者是明代儒士程允升,清朝嘉慶年間,福建儒生鄒聖脈重新作了校訂,並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簡稱《幼學瓊林》。民國初年,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

藩三位學者又進行了一些增補,由於文字太多,我們在此僅採用了歷史統系的增補部分。《幼學瓊林》全書通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讀誦,便於記憶。書中融經鑄史、包羅萬象,堪稱蒙學中的小百科全書。以至於清代文人曾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之說,其影響力於此可見一斑!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是明代歷史學家蕭良有編寫的童蒙教材,全書通用四言平聲韻,每兩句為一聯,每一句都是一個歷史典故。清初儒士楊臣諍為之做了校對和增補,改名為《龍文鞭影》。這一書名源自佛典故事,「龍文」是古時駿馬的名字,駿馬良駒不需要鞭子抽到身上,它看到鞭影就會飛馳向前。蒙童熟記了這一千多個典故,待日後深研經論時,便可

以很輕鬆地由事而悟理。   《笠翁對韻》是明末清初的劇作家李笠翁為教蒙童學習對句而編寫的。全書通用對偶聯句,對仗工整,平仄相間,天地萬物悉羅筆下,十世古今盡入卷中。從純文學角度來看,此書在同類作品中少有匹敵,而且作者對所用的典故都考證得十分精準,這是特別值得讚歎的。蒙童只要將此書爛熟於胸,日後吟詩作對便可信手拈來。   《孝經》不屬於小學經典,我們在此把它列入童蒙教材,是突顯它的重要性。在《論語•學而》篇次章,有子便引用夫子的話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一生道在《孝經》,「孝悌」二字深廣無邊、通澈本源。所以自古便有「以《孝經》統群經」的說法。明白了「愛親者不

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才真正入德學之門了。《孝經》有古本、今本和朱子改訂本之別,我們選錄的是流傳最廣的今本《孝經》。   《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根本,教人明因知果、獲福遠禍的方法。我們從許多古書上看到,《感應篇》在古時流傳之廣,已不僅僅局限在道家弟子的學習,許多大儒,甚至佛家的高僧大德都每天拿它來檢驗自己的功過得失。   《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家的入門經典,廣泛流通于宋、元、明、清四朝。清初大儒懷西居士周安士先生曾為其做過詳盡的注解。值得讚歎的是他已打破了門戶之見,教人「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以曉愚昧。」若能時常誦起,確實能令我們「存平

等心,擴寬大量」。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一部佛家弟子人人必讀的入門經典。釋迦世尊在其中為我們道破了有人學佛得自在吉祥,而有人學佛卻反而得凶衰困苦的原因所在,並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修學態度和修學方法。尤其對我們現代學佛人來說,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讀之真可令人猛生警惕、幡然覺醒!   《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家的大根大本,釋迦世尊在此經中明白地告訴我們:「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可見:無論人道天道,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道;無論小乘大乘,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法!——清世宗雍正皇帝為《十善業道經》而作的序文,的確是正知正

見、文義俱佳,所以我們在此不加刪削,一併收錄。   孔老夫子為何不收女弟子,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大問題。大家要知道釋迦世尊原本也是不收女弟子的。所以我們夫子並不是歧視女性,我們若搞明白了其中的真實原因,自然會對夫子先知先覺的大智慧而佩服得五體投地!周安士先生在《欲海回狂集》中收錄了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的《不淨觀頌》和《四念處頌》,提醒我們要早讓子弟修習「不淨」等觀法。近代民間教育家王鳳儀先生創辦女校,為女子講授女德時曾自信地說,孔子開天,而他自己則要闢地。先生由誠而明,所講的化性學說確實令人由衷地折服!因為愛先生,所以不敢諂媚先生。末學在此合掌,斗膽一言:靜觀當今社會現狀,教育體制只要不加改變,無

論夫子開天還是先生闢地,恐怕結果都只會是不可逆轉地天塌地陷!——故此我們將《不淨觀頌》和《四念處頌》列入童蒙教材,作為必修功課。或許仰仗世尊慈力,還可以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之即倒!      《養正遺規》中說:「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歲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前使之熟讀。不但四書五經,即如天文、地理、史學、算學之類,皆有歌訣,皆當熟讀。」所以我們在此將《中藥藥性歌訣》附加於後,作為蒙童的選修教材。——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教育蒙童只可以讀誦經典,會背誦之後再認真熟讀三百遍,盡此一生都不會忘記。至於經典的意思,

是在他們把該讀誦的經典全部背誦下來之後,再專門研習的。因為這才是合理利用了孩子的記性和悟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才是真正道法自然的傳統教育。假如一邊讀誦就一邊給他講解,那就像希陶山人所說的:「種糧食沒等它成熟就急著收割,比稗草又能好多少呢?」而且藥王孫真人在《千金方》中也講到過:「梅開過早,不睹歲寒。」言藏至理,為人父兄師長者當慎思之!謹戒之!   古德曾有感歎:「校書如掃塵,隨掃則隨有。」末學一路走來,深感此言不差!其中不周之處,末學再次合掌當胸:懇祈諸位大德高賢多多海涵!末學慚愧,也自知障深慧淺、德薄才疏,本沒有資格包攬這項重大非常的工程,然而時節因緣特殊,我們自己若

不親手去做又能靠誰來做呢?於是不顧自身淺陋,小心翼翼地整理出儒釋道三家這十餘部入門經典。所幸我下筆修訂之處必然有所依憑,不是靠主觀妄斷,所以您大可放下心來!——蒙童若能依此次第踏實修學,有心向儒者則成聖可期;有心向道者則成仙可冀;有心向佛者則成佛可希矣。 辛卯季夏末學因緣生謹識

敦煌詩歌用韻研究

為了解決金剛經注音全文的問題,作者謝佩慈 這樣論述:

「敦煌詩歌」指的是敦煌一帶所保存的詩歌作品,其時代大抵以唐五代為斷限,且以詩歌的創制時代為準。所謂「詩歌」係採廣義之義涵,就體製而論包括狹義的「詩」──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以及託於曲調、能發聲歌唱的「歌辭」。 「敦煌詩歌」主要出自莫高窟藏經洞,少數刻寫於莫高窟碑石,並有吐魯番、黑城等地出土文書。敦煌為交通要衝,文化交流頻繁,敦煌文書所反映的語音現象並不僅止於敦煌一地;而在敦煌以外的西北地區,也有敦煌文書的出土。因此,本論文的材料並不限於敦煌當地出土者,但為稱述之便,統稱為「敦煌詩歌」。 全文凡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相關研究史」

以及「研究範圍、方法與材料」;第二章〈敦煌詩用韻析論〉、第三章〈敦煌歌辭用韻析論〉,分別論述敦煌詩及敦煌歌辭之韻部及調類;第四章〈敦煌詩歌與其他文學作品用韻之比較〉,比較敦煌詩歌與變文、唐詩、宋詞之用韻,並嘗試構擬音值;第五章〈結論〉,先敘「敦煌詩歌用韻的特色」,再論「敦煌詩歌用韻研究的價值」以及「相關論題的未來展望」。〈附錄〉包括「敦煌詩韻字表」、「敦煌詩韻譜」、「敦煌歌辭韻字表」、「敦煌歌辭韻譜」、「敦煌詩合韻統計表」、「敦煌歌辭合韻統計表」。 敦煌詩歌用韻約有幾項顯著的特色:1.蟹攝三、四等字混入止攝;2.遇攝部分聲母字混入止攝,尤、侯唇音字轉入遇攝;3.蟹攝部分一、

二等唇、牙、喉音字混入麻韻,偶也協果攝;4.江攝遠通攝而近宕攝;5.梗攝與曾攝開口不分,蒸三與庚清青混;6.陽聲及入聲韻尾的消變;7.「濁上變去」之興起。這些特色並不全然屬於唐五代西北方音,惟相對於中原文人之作,敦煌詩歌每每更早透露出語音演變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