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欣蓓寫的 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 和林欣蓓的 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限量親簽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0002233博讯_0022533 - 红楼梦中文网也說明:董事長 。 ... 基金。組合累計。收益。則為8。7.7。%,6-7个月。。 不。外讓外界焦。 ... 而會。松弛。口。碑, 但這種收益空。間其實。不。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格子外面 和格子外面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黃秉德所指導 賴英錡的 從組織文化的觀點試論儒家思想與基督新教的融合與互斥-以伊甸基金會為例 (2016),提出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本主義、儒家思想、基督新教、非營利組織、組織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吳宗昇所指導 游峻彰的 聽障的社會經濟發展:聽障者/聾人的社會企業分析 (2014),提出因為有 聽障者/聾人、障礙研究、社會經濟、社會企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解答。

最後網站伊甸基金會 - 臺北市首座則補充:黏貼憑證用紙.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單位名稱) ... 經 手 人. 驗收、證明或保管人. 會 計. 單位負責人. (理事長、董事長、主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伊甸基金會董事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問題,作者林欣蓓 這樣論述:

後來我明白, 人生很多事,不用靠腳也能做到!   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嘉賓   網路廣告《無懼的力量》7天破百萬人次觀看   參加《我是演說家》晉級總決賽   華視新聞、蘋果日報、三立新聞、ETtoday等媒體專訪   人生很多障礙是閃不掉的,我們需要的是不得已的勇氣   輪椅、尿管、身心障礙手冊、無障礙設施……這些都只是幫助我生活的東西。   我不需要「演」一個正常人,我就是一個正常人,   每一天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每一天也可以去幫助別人。   說真的,你不也是這樣生活嗎?   四歲時某天午覺醒來,欣蓓雙腿突然失去了知覺,不知原因、毫無預警,從此得在輪椅上度日……   

被治療綁架的童年、被霸凌的求學過程、不平等的職場待遇、不友善的生活環境……加上受褥瘡折磨三年、歷經七次手術失敗,她一度恨透了自己的身體,曾想從醫院頂樓往下跳,卻發現圍牆很高,連跳樓的能力都沒有。   她突然醒悟:如果都有勇氣自殺了,怎麼會沒有勇氣面對下一次的手術呢?   在第八次手術後,經歷神蹟似的康復,她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用新的眼光看待事情:   身體裡的39根鋼釘,讓她笑稱自己是「金剛芭比」;   出入必備的電動輪椅,則是她最帥氣的法拉利!   關於「正常」,金剛芭比說   一個人的外表缺陷不能代表他不是正常人。   就像一個近視的人,只是需要一副鏡片加上鏡框;一個憂鬱症

的人,需要定期服藥和周遭親友的關心;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人,需要一臺輪椅與無障礙空間,就能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   關於「失去」,金剛芭比說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不同的失去,只是我失去的是雙腳,以前只會怨恨不公平,現在我學會與生命和解,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   關於「夢想」,金剛芭比說   輪椅族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敢表達自己的勇氣。   關於「愛」,金剛芭比說   謝謝對方真實的愛過我,也謝謝坦承不夠愛我。每一段的失去,都是為了等待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軟弱很多,勇敢也很多!日子就是大吼大叫後,繼續往前衝! 名人推薦   Dora媽咪——作家   火星爺爺——作家、企業

講師   陳德烈——藝人   小   馬——藝人   劉   銘——廣播、電視主持人   華   少——主持人   夏嘉璐——主播、主持人   黃述忱——福音創作歌手   陳雅琳——壹電視主播   林子皓——民視體育主播   林孝謙——《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導演   陳   寧——《15度的勇敢:塵燃女孩的900天告白》作者   劉   軒——積極心理學作家   角   子——作家   成   亮——伊甸基金會董事長   尹可名——伊甸基金會常務董事   劉宥彤——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鍾騵鋌——See More教育協會創辦人   藍白拖——背包旅人   余懷瑾——TEDxTaip

ei講者   劉仁泓——光點教會牧師   湯月碧——亞東醫院教授   熱情推薦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推銷月餅 拋磚引玉
中秋節將屆,各愛心團體努力促銷月餅,因為這一個季節衝高的月餅業績量,往往是社服單位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來源,尤其今年遭受油電雙漲以及經濟不景氣的雙重影響,許多社福團體苦撐度日。為了能夠行銷弱勢月餅,林佳龍夫婦當起超級推銷員,協助推銷台中市五家包括瑪利亞愛心家園、蒙恩聽障烘焙坊、十方啟能中心、伊甸基金會以及天主教立達啟能中心的月餅禮盒,獲得台中市蘭馨交流協會、社團法人林新醫院以及許多的企業家的訂購。立委林佳龍在記者會上表示:「許多社團與企業除了訂購公益月餅送禮外,更在我的鼓吹下多訂了近六百盒要分送給其他弱勢團體以及低收入戶家庭,希望在這個中秋團圓的日子,讓更多的家庭可以感到社會的溫暖,也希望透過拋磚引玉讓更多企業家加入送暖的行動。」

公益客制化 送到心坎裡
多年來一直默默建立社會服務平台的立委林佳龍伉儷,今年服務更是越來越客制化。這一次的月餅主要是分送給特殊境遇家庭,像是晚晴協會的服務個案中低收的單親家庭,孩子在中秋過節時比較難有機會吃到月餅,就是他們衷心服務的對象;另外像是台中市露德協會長期關心愛滋感染者,這些感染者的狀況有許多是離家獨居的情況,在過節團圓的時候能夠為他們送上月餅禮盒,更能及時表達社會對他們的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在詢問捐贈月餅給長期為獨居老人送餐的甘霖社福基金會時,擔心月餅太甜並且過於油膩不適合老人食用過多,但又希望在為獨居老人送餐時,能夠給予中秋過節的氣氛,於是希望用碰餅泡牛奶取代月餅。立委林佳龍得知有此需求,立即商請太陽堂餅店雷坤滿董事長製作了一千七百多片的太陽餅,希望能給獨居老人一個溫暖的中秋。在記者會擔任貴賓的前社會處副處長利坤明表示:「社會福利團體現在的分工是越來越專業化,無論是關心哪一類別的身心障礙族群都看重實務經驗。長期觀察立委林佳龍夫婦在社福界的努力,無論是舉辦每年一次的「有愛無礙、真情之旅」,或像是每年中秋客制化的做公益服務,都值得讚賞。尤其我知道林佳龍委員一值扮演社福資源整合平台的角色,在與他合作催生台中食物銀行,深深為他認真做事的態度感佩。」

油電雙漲 庇護工廠恐做白工
月餅銷售一直以來都是社福團體的主要收入來源,今年的社福團體面臨的不單是需要衝高月餅的訂購數,由於油電雙漲因素,許多庇護工廠在製作月餅的成本飆高導致每盒利潤降低,社福團體多擔心恐會做白工。尹甸社福基金會中區主任蘇真真表示:「今天剛好是921十二週年,歷年來除非遇到重大災難,像是921,八八風災、四川地震等事,不然社福團體都會在中秋節卯足了勁,衝高月餅的訂購,對有庇護工廠的社福團體來說算是『大月』,但今年的情況與往年不一樣,油電雙漲造成原物料波動,烘焙成本與運輸成本都大幅提高,非常擔心會有做白工的情況發生。」

集普渡物資 幫助近貧戶
每年的中元普渡都是台灣社會表達敦鄰與救濟的感恩季節,而今年遇到農曆七月閏月,普渡還沒結束就已經到了中秋團員送禮的日子了,許多的宗教社團的普渡物資囤積非常多。立委林佳龍服務處特別收集普渡物資,像是米、罐頭、柚子、麵條、沙拉油、米粉、泡麵等乾糧,混裝成一包包的等值『福袋』發給360戶的近貧戶。林佳龍表示:「地方服務處在選民服務的案件中,發現有許多家境非常清寒,卻因為某種因素導致家人互不敦愛,當特殊的家庭因素與申請低收入戶條件相牴觸時,往往造成許多家庭的生活處境都在接近貧窮線上下浮沉,而這些家庭特別需要我們透過民間力量持續關心。」

這次總共募集了五十萬的物資,在捐贈記者會上,立委林佳龍伉儷除了呼籲民眾能夠訂購台中社福團體包括立達啟能中心、蒙恩聽障烘焙坊、伊甸基金會、十方啟能中心以及瑪利亞愛心家園的月餅禮盒外,更重要的也希望更多人加入他們,一起前往庇護工廠擔任包月餅志工的行列,一條鞭的協助這些社福團體度過難關,協助身心障礙者自力更生。

http://www.citylove.org.tw/parliament/44-press/457-2012-09-21-04-44-13.html

從組織文化的觀點試論儒家思想與基督新教的融合與互斥-以伊甸基金會為例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問題,作者賴英錡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公民意識抬頭,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受到質疑與挑戰,企業不能再把「為股東追求最大利潤」作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標,而是應該考量到企業和其他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之間的關係。而這樣的觀念,正巧和宏碁(acer)前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所提出之「王道」(Wangdao)精神相呼應,亦即中國儒家的經商哲學,筆者稱之為中國的經濟思想,是一種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修正。如何借鏡中國的儒家思想,修正傳統西方資本主義的弊端,減緩持續擴大的貧富差距與分配不平等,便成為了本研究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又可細分為文獻蒐集與深度訪談。第二章透過大量的文獻蒐集與閱讀,作為研究結果的假說依據,並

於第四、第五章輔以深度訪談研究對象,作為理論結果的證據。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經濟思想因包含了儒家學說,對於「義」和「利」的價值順序,與西方資本主義有很明顯的不同。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若能將儒家思想放入其中,則更容易達到「共創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的理想目標。此外,透過本研究的結果,我們也能發現宗教信仰對於組織的重要性。以本研究中的伊甸基金會為例,便能清楚發現基督信仰與儒家思想在該組織中的融合,並且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指導每一位組織成員的行為與表現。

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限量親簽版)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問題,作者林欣蓓 這樣論述:

後來我明白, 人生很多事,不用靠腳也能做到!   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嘉賓   網路廣告《無懼的力量》7天破百萬人次觀看   參加《我是演說家》晉級總決賽   華視新聞、蘋果日報、三立新聞、ETtoday等媒體專訪   人生很多障礙是閃不掉的,我們需要的是不得已的勇氣   輪椅、尿管、身心障礙手冊、無障礙設施……這些都只是幫助我生活的東西。   我不需要「演」一個正常人,我就是一個正常人,   每一天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每一天也可以去幫助別人。   說真的,你不也是這樣生活嗎?   四歲時某天午覺醒來,欣蓓雙腿突然失去了知覺,不知原因、毫無預警,從此得在輪椅上度日……   被治

療綁架的童年、被霸凌的求學過程、不平等的職場待遇、不友善的生活環境……加上受褥瘡折磨三年、歷經七次手術失敗,她一度恨透了自己的身體,曾想從醫院頂樓往下跳,卻發現圍牆很高,連跳樓的能力都沒有。   她突然醒悟:如果都有勇氣自殺了,怎麼會沒有勇氣面對下一次的手術呢?   在第八次手術後,經歷神蹟似的康復,她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用新的眼光看待事情:   身體裡的39根鋼釘,讓她笑稱自己是「金剛芭比」;   出入必備的電動輪椅,則是她最帥氣的法拉利!   關於「正常」,金剛芭比說   一個人的外表缺陷不能代表他不是正常人。   就像一個近視的人,只是需要一副鏡片加上鏡框;一個憂鬱症的人

,需要定期服藥和周遭親友的關心;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人,需要一臺輪椅與無障礙空間,就能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   關於「失去」,金剛芭比說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不同的失去,只是我失去的是雙腳,以前只會怨恨不公平,現在我學會與生命和解,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   關於「夢想」,金剛芭比說   輪椅族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敢表達自己的勇氣。   關於「愛」,金剛芭比說   謝謝對方真實的愛過我,也謝謝坦承不夠愛我。每一段的失去,都是為了等待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軟弱很多,勇敢也很多!日子就是大吼大叫後,繼續往前衝! 名人推薦   Dora媽咪——作家   火星爺爺——作家、企業講師

  陳德烈——藝人   小   馬——藝人   劉   銘——廣播、電視主持人   華   少——主持人   夏嘉璐——主播、主持人   黃述忱——福音創作歌手   陳雅琳——壹電視主播   林子皓——民視體育主播   林孝謙——《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導演   陳   寧——《15度的勇敢:塵燃女孩的900天告白》作者   劉   軒——積極心理學作家   角   子——作家   成   亮——伊甸基金會董事長   尹可名——伊甸基金會常務董事   劉宥彤——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鍾騵鋌——See More教育協會創辦人   藍白拖——背包旅人   余懷瑾——TEDxTaipei

講者   劉仁泓——光點教會牧師   湯月碧——亞東醫院教授   熱情推薦     作者簡介 林欣蓓   個性外向開朗,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熱愛閱讀、寫作、騎單車、唱歌和旅行。在四歲一覺醒來後,世界不再一樣……     因為身體住著39根鋼釘,笑稱自己為金剛芭比,電動輪椅則是她的法拉利。經歷10次手術,在1000多個住院的日子裡,開始在部落格寫住院日記,因此受到關注,並受邀拍攝《無懼的力量》網路廣告,一個月內造訪10個國家取景,體驗滑雪、潛水、飛行傘等極限運動。   想跟大家一樣平凡地過生活,所以帶著障礙走出家門,卻觀察到校園與職場環境的無障礙空間有許多缺失,造成身障朋友無法平等參與

。2005年開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走入偏鄉、身心障礙單位、校園、企業演講,至今超過200場,與6萬名以上的聽眾相遇,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對生命有盼望與勇氣。   現為磊山保經業務副理,也是生命探索激勵講師。   曾經參與:   2005年 伊甸基金會輪椅親善大使   2014年 聯合勸募工作平權代言人   2014年 三商美邦網路廣告女主角   2015年 《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第二季優勝者   2015年 華納音樂 - 蔡依林「不一樣又怎樣」演唱會MV主角   2017年 《EllE Taiwan》專題主角   2017年 星展銀行社會企業推薦名人   2018年 「台北國際身

障日」活動主持人   2019年 「鴻海基金會獎學金」評審團   2019年 「國防部巡迴講座」生命激勵講師   ----------   Facebook:金剛芭比-林欣蓓   演講邀約,請上FB粉絲專頁「金剛芭比-林欣蓓」   或聯絡[email protected]   也歡迎和我分享你的心得,我期待能聽到你們的故事!     推薦序 自序:限制級的生活,不受限的生命 Part1莫名其妙被限制的人生 01你的世界有可能在一天改變嗎? 02被「治療」綁架的童年 03正面對決 04芭比與流氓 05不適合的友情 06假裝尿尿 07是金剛芭比 08你也

有個「不可能的老爸」嗎? Part2面對閃不掉的障礙,需要不得已的勇氣 09當我的朋友要先學會這件事 10鋼釘和尿管 11絕望的101煙火 12踏上刮刮樂的旅程 13我到底適合什麼工作? 14面試外商公司 15得不到不見得是壞事 16謝謝你不愛我 Part3 突如其來的爆紅人生 17到底是什麼計畫? 18什麼!廣告女主角 19舉手之勞的能力-泰國 20給我一個擁抱-歐洲 21腳無用武之地-紐西蘭 22與礙共存-帛琉 23紐西蘭的生日蛋糕 24我是演說家-北京 25敗部復活賽 26外景節目初體驗 Part4與生命和解,把未來交在上帝手上 27為什麼我不可以是蔡依林? 28活得很辛苦,也可以

活得很好 29老爸,世界那麼大 30誰幫助了誰 31便利貼女孩 32和公車司機做朋友 33每個人都有傷心的故事 34我,不會演講 35上帝主導的電影   自序 限制級的生活,不受限的生命   「嗶!嗶!嗶!」   一如往常,在捷運關門警示聲響起前,我跟大家一樣,帶著急促的步伐努力擠進捷運,準備要去工作。不同的是,當門一開,所有乘客都奮力往前走,一個一個沿著出口路線踏上手扶梯時,只有我往不同方向,尋覓那台對我彌足珍貴的電梯,因為我坐著輪椅。   我呢,每天的生活常常會遇到很多限制,甚至可以因為一頓飯就倍感挫折,不管是在路邊攤還是餐廳,不是門檻太多就是門寬太窄,導致我無法順利用餐;外出

時,街道上停滿亂擺放的汽、機車,我被迫走在大馬路與水溝道邊,得繞一大圈才能回到正確方向;找不到無障礙廁所,無奈地練就出一身憋尿神功;別人的父母覺得我行動不便,所以感情路一直不順遂。   正因為如此,「可以自由行動,自己出門吃飯,搭車,上廁所」,竟成為我生命曾經的唯一夢想。   明明就是再平凡、簡單不過的生活模式,卻處處充滿了障礙,一個一個串連成我那「限制級人生」的狀態。雖然身旁的人總會對我釋出善意,說著「沒關係!我們幫妳找,幫妳拿,幫妳買」,但我只憧憬可以行動自在,過上有尊嚴的無障礙生活。因為我深信,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希望能透過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很簡單的事。   不過我也不是

一開始就有行動力。小時候因為行動不自由,所以我很愛想東想西的,但多數也真的停留在思考而已,直到電動輪椅走進我的生命,才明白我不應該被雙腿限制住。當第一次跟同學去旅行時,我的夢想改變了,我發現世界很大,而自己的世界很渺小,我渴望能走出去看見更多,讓心更加自由開闊,看看自己是否有不同的可能性。   所以,我必須開始動起來,學著行動,哪怕只是往前一步也想嘗試體驗。癱瘓確實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我也曾抱怨過,一度想放棄生命,幸好我最後撐了下來,在不得已中找到一絲絲勇氣邁出下一步,慢慢學習勇敢發聲,不怕丟臉地提出需求,不怕尷尬地請人協助,才漸漸放下我那忿忿不平的心。   很幸運的,我即將出版關於我

生命故事的書,當我為了書寫而開始一路回顧過去時,我終於原諒自己的「失去」,無論是在健康、童年、別人的眼光、傷害、辛苦,和不平等,我學著與自己和解,接納此刻的狀態,才找到真實的勇氣。那些闖入我人生中的失控經歷,後來累積成為智慧;在我熬過最大與最不公平的苦難後,那些眼淚遂成為故事。   走過那段旅程,我想對自己說:「很感謝妳過去的堅持,感謝每個挫折無助的時刻,妳沒有放棄自己。」我的人生還很長,我的限制一點也不會減少,但現在我已經不再糾結是否要當個所謂的「正常人」,因為,生活給了我許多的限制,而生命卻給了我不同的選擇。   你的生活帶給你限制了嗎?帶給你痛苦了嗎?以及帶給你不知所措的孤單嗎?我想

請你不要放棄,因為我懂,我懂那些恐懼,那些傷痛,那些無助!   我們可以陪彼此一起跨越那些限制與恐懼,要相信堅持與勇氣會帶領我們找到前方美好的風景。重要的是,有愛的地方就是天堂!          最後,我想感謝那些從小在身邊陪伴過我的同學,那些在職場上協助過我的同事,那些從陌生人成為朋友的你們,能與大家相遇,才有現在的林欣蓓。更謝謝我的家人沒有放棄我。這本書你們都參與其中。謝謝你們。     01你的世界有可能在一天改變嗎? 你是否想過,今晚當你入睡後,明早醒來會有什麼不同嗎? 對多數人而言,昨天和今天差不多,今天和明天應該也沒什麼不同。太陽依舊升起,人們依舊揉著惺忪的眼皮,趕搭擁

擠的捷運或公車,像一批批沙丁魚罐頭那樣被載往不同的地點。 但你曾想過,你的世界有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嗎? 我沒想過,但在四歲那一年,某日午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不能走路了。沒有任何預警,沒有一點徵兆,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跟一個四歲小女孩解釋發生什麼事。 我的世界就在那一天徹底地改變了。 天堂到地獄只有20分鐘 那一天,滂沱大雨的午後。媽媽急著前往學校接哥哥和姊姊下課,便泡了一瓶牛奶哄我睡午覺,等我入睡後就立刻出門。過了二十分鐘,媽媽帶著哥哥和姊姊回到家裡,大聲呼喊:「欣蓓!欣蓓!媽回來囉,哥哥姊姊找你玩,快點起床到客廳。」房間裡,安靜無聲,媽媽呼喊了三次,開始覺得不太對勁,於是衝進房間說:「欣蓓!媽媽

在叫你,為何呆呆的坐在床上,快起床,不要耍賴!」 表情呆滯加驚嚇的我回答媽媽:「我站不起來,腳腳沒有力氣!」媽媽以為我在開玩笑,把我抱起來讓我站直。我依偎在她身上,但她手一鬆開,我整個人就摔落在床墊上,我們兩人都嚇壞了。我的腿已不聽使喚,我無法控制它了。 媽媽驚慌地拍打我的雙腿,可是一點用也沒有,我的雙腿無預警地失去作用。我們慌張地等待身體是不是會突然轉好,到了傍晚,又發現另一個問題,我的膀胱好脹。大約過了五小時,還是無法自行排尿,我開始發燒,爸爸媽媽手忙腳亂地收拾簡單的物品,帶著我直衝台北的仁愛醫院急診。

聽障的社會經濟發展:聽障者/聾人的社會企業分析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董事長的問題,作者游峻彰 這樣論述:

以往人們都認為聽障者/聾人的聽力障礙造成溝通障礙,其經濟生存能力亦相對低落,因此,需要予以救濟與安置,直到最近發展的社會企業,試圖反轉過去的刻板印象,此種轉變值得關注與探討。本研究旨在探究前述相關議題,除以研究者自身的經驗,訪談具有相同經驗之聽障者與協助這些問題的服務員,及台灣實踐聽障者/聾人社會企業的創辦人之外,亦收集比較全球實踐聽障者/聾人社會企業之案例,並透過障礙研究、社會經濟,及社會企業的觀點進行分析,試圖發展一個更好的新型社會經濟系統。本研究探討的主要問題有二:一為聽障者/聾人的醫療與社會模式的職場差異?二為聽障者/聾人的新型社會經濟系統運作模式?本研究發現,過去係以醫療模式概念檢

視聽障者/聾人的能力,在這個框架中是以身體結構的生理與生物基礎為主,因此,聽障者/聾人的聽力障礙會造成適應上的困難,這個問題必須矯正。而社會模式的概念係以社會結構基礎為主,因此,適應能力不是聽障者/聾人本身的問題,而是社會結構所造成。此種概念亦與台灣及全球案例實踐社會企業創新理念不謀而合,透過聾人文化習性來創造一個普同性環境,這樣的模式符合結合醫療模式與社會模式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本研究結果顯示,聽障者/聾人的社會經濟系統的可能性,能立基於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但若無社會模式為基礎,則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亦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