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族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吳姓族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景連寫的 「插花地」:文化生態、地方建構與國家行政:清水江下游地湖鄉的個案研究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講美吳姓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也說明:港尾社吳氏共有6支系,分別如下: 其一:始祖吳瑞,天啟年間最早徙入,裔孫居於社內(西寮)。 ... 港尾社(海澄派)吳氏7世吳邦良、9世吳賡年《延陵堂吳氏族譜。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吳學明所指導 呂欣芸的 清代臺灣客家文人的人際網絡─以吳子光為中心 (2012),提出吳姓族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清代臺灣、客家、吳子光、人際網絡、科舉社羣。

最後網站CCTV百家姓(第一部)-3 周吴(20130129)則補充:CCTV百家姓(第一部)-3 周吴(20130129). 1,702 views1.7K views. Mar 12, 2013. 25. Dislike. Share. Save. Xyu Tong. Xyu Tong. 8.42K subscribers.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吳姓族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插花地」:文化生態、地方建構與國家行政:清水江下游地湖鄉的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吳姓族譜的問題,作者謝景連 這樣論述:

地湖鄉是“一塊貴州飛落湖南的‘插花地’”,雖遊離於天柱母體之外,但從明代萬曆二十五年天柱建縣之日起,就一直認同天柱這個“母親”,矢志不渝。    地湖雖小,但坊間流傳的故事、文獻典籍的記載,都詮釋著地湖何以成為“插花地”以及存續至今的社會文化歷史過程。   《“插花地”:文化生態、地方建構與國家行政(清水江下游地湖鄉的個案研究)》試圖利用這些民間故事、文獻記載,探究地湖成為“插花地”的始末,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地湖人又是如何通過日常生活實踐去強化和傳承這種認同,使地湖“插花地”身份一直保留至今。 謝景連,湖南懷化人,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獲得博士學位。 現為貴州省苗族侗族文

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秘書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文化發展與研究。主持省廳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專案5項。先後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北方民族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文章近20篇。 序一 楊庭碩/ⅰ 序二 羅康隆/ⅲ 緒論/001 第一章 走進地湖:自然、生態與人文/049   第一節 行政區劃上的“孤島”/049   第二節 壩區中的“丘陵”:自然地理上的“孤島”/060   第三節 濕地中的“山地”:生態系統上的“孤島”/063   第四節 侗文化背景中的“苗區”:民族文化上的“孤島”/070 第二章 從“蠻地”到“插花地”:地湖身份的

變化/078   第一節 作為“蠻地”的歷史及其記憶/078   第二節 從湖廣“內陸”到湘黔“邊地”/083 第三章 插花地“主人”的自我意識:以地湖吳氏宗族為例/097   第一節 祖先譜系與觀念表達:吳氏地湖“開基”與“入住”/097   第二節 國家權力的地方性延伸:吳姓宗族的維繫/112   第三節 “鼇山祠”:吳氏宗族的文化象徵與禮儀中心/127 第四章 成型與延續:文化生態與國家行政/140   第一節 博弈之主體:國家、地方行政與鄉民/141   第二節 地方行政與地湖插花地的認同:以天柱建縣為例/146   第三節 國家視角下的插花地:以明清黔省插花地的議處為中心/154

第五章 插花地整飭之殤:民國地湖插花地清理撥正歷程/188   第一節 “清理撥正”與地湖插花地的倖存/190   第二節 “田土編丈”與“一田兩賦”悲劇產生(1943~1946)/197 第六章 權利“息壤”及博弈:地湖插花地的內在張力/250   第一節 同村中的“外村人”:制度下的權利差異/250   第二節 “簧老爺”:民國地湖地方勢力的崛起/254   第三節 同“公”不同“籍”:地湖人群認同的多面向性/260   第四節 “皂角壕”與“地湖土地糾紛”事件:插花地產權糾紛的當下演變/264 討論與結語/280 附錄/309 參考文獻/320 後記/338 圖表目錄 圖0-

1 插花地類型/022 圖1-1 街左街右分隸湘、黔兩省的地湖街/054 圖1-2 湘、黔兩省糧田犬牙交錯/055 圖1-3 甄家墓湘、黔兩省“友誼橋”/056 圖1-4 房前坎後兩家人分屬兩省/058 圖1-5 橫跨湘、黔兩省的岜溪口“鴛鴦橋”/059 圖1-6 地湖得名的那坵“壺形田”/061 圖1-7 地湖趕場日街上待賣的杉樹幼苗/076 圖3-1 地湖開基始祖“世德公”墓碑/099 圖3-2 同治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吳修祠、吳修復、吳順珍等封禁字約/110 圖3-3 1987年修撰的《吳氏族譜》/113 圖3-4 地湖吳氏鼇山祠圖/130 圖3-5 地湖岩鼓新修的“吳氏宗祠”/132 圖5

-1 天柱縣第二區與會同縣各鄉邊區詳圖/192 圖5-2 地湖重編田土坵形圖“果欄位”/213 圖5-3 地湖重編田土坵形圖“珍欄位”/215 圖5-4 前會同縣土地陳報處編丈後經天柱縣政府函請註銷坵段略圖/230 圖5-5 勘劃湖南會同、黔陽與貴州天柱省界地圖/239 圖5-6 民國三十五年會勘地湖聯保重編經界圖/248 圖6-1 同治七年李宏禮賣子杉木契/268 圖6-2 同治八年吳楊氏賣杉木契/269 圖6-3 光緒六年吳順親分關文書(一)/272 圖6-4 光緒六年吳順親分關文書(二)/272 圖6-5 民國三十三年楊光蘭賣苦力養木契/274 表1-1 2014年以前地湖鄉各村民小組戶

數統計/051 表1-2 2013年地湖鄉各年齡段人口統計/052 表5-1 天會邊界地湖重編田土登記冊“果欄位坵號”/214 表5-2 天會邊界地湖重編田土登記冊“珍欄位坵號”/216 表5-3 湘黔交界地湖重編田土登記冊“會同朝字五段(1)”/217 表5-4 湘黔交界地湖重編田土登記冊“會同朝字五段(2)”/220 表5-5 財政部湖南省會同縣田賦管理處廣坪徵收處所轄地湖及毛公沖一帶飛地糧戶正艮冊/230 表6-1 本案原主吳D.F.家族世系/267

清代臺灣客家文人的人際網絡─以吳子光為中心

為了解決吳姓族譜的問題,作者呂欣芸 這樣論述:

清代臺灣地處邊陲,拓墾之初文教不興,即使到了清中葉以後文風漸盛;但遇有原鄉文人雅士來臺,士紳富戶爭相接待,甚或聘請為師。吳子光於道光22年(1842)年從廣東省嘉應州梅縣來臺定居,寓居岸裡社。他於同治4年(1865)中舉,一生以教書為職,門下多俊秀,例如:丘逢甲、謝道隆、潘永安、呂汝修等等。光緒9年(1883)逝世,享年六十有五。吳子光身為「科舉社羣」的一員,在臺灣建立起人際網絡,本文的目的就在於透過研究吳子光人際網絡的形成,進而了解此一人際網絡對臺灣的影響,以及這個網絡的特色。  本研究透過吳子光人際網絡的一個案例,呈現出吳子光在臺灣落地生根並發展,這是一個「在地化」的過程。其人際網

絡因為舉人吳子光是一位兼具文人、教育家與學者身份於一身且擁有權力與官員對話的客家人,使得他所形成的人際網絡特色是:這是一個以客家人為多數的人際網絡;是一個致力於本土文化與教育發展的人際網絡;是一個雙核心的人際網絡;更是一個勇於為臺灣發聲的人際網絡。而這著以吳子光為中心所的人際網絡對臺灣的影響有:一、人才的培育;二、提升臺灣中部地區文風;三、文學作品的保存與刊行;四、主網絡的擴張,次網絡的形成。這個人際網絡如同圓圈一樣的循環,與吳子光相互回饋,其人際網絡的對臺灣影響深遠,其網絡特色鮮明而且獨特,堪稱臺灣中部第一與臺灣客家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