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規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教師專業發展規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effC.Marshall寫的 高效能教師的七個成功訣竅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05年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解析 - 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也說明:105年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解析 · 統一編號GPN:4510500928 · 出版日期:2016/06 · 作/編/譯者:臺北市立大學 · 語言:中文 · 頁數: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藝術教育碩士班 王麗雁所指導 黃琨婷的 結合自主學習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 以東勢林業文化為主題 (2021),提出教師專業發展規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主學習、視覺藝術教育課程、東勢林業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朱子君所指導 蔡瑞軒的 運用層級分析法探究國民小學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公開授課、層級分析法、能力指標的重點而找出了 教師專業發展規準的解答。

最後網站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推動與省思則補充: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的推動與省思. 吳俊憲.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email protected]. 摘要. 教師專業(teacher profession)一直是國內外廣受討論的重要教育議題,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教師專業發展規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效能教師的七個成功訣竅

為了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規準的問題,作者JeffC.Marshall 這樣論述:

  如何成為幫助每位學生都能成功學習的高效能教師呢?本書作者J. Marshall以教學目的性實踐量表(TIPS),有系統地架構了改善學生學習成果的七個訣竅:   訣竅1:發展能連貫並連結學生學習進展的課程   訣竅2:運用策略、資源與科技促進學習   訣竅3:營造安全、尊重、組織良好的學習環境   訣竅4:安排具挑戰性且嚴謹的學習經驗   訣竅5:激發互動與重思考的學習   訣竅6:建構創意與問題解決的文化   訣竅7:提供能引導和提示教與學的檢視、評量和回饋      在作者同意下,本書譯者歸納以上訣竅,發展成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後公開授課可參考的指標(檢核重點)、內涵說

明、評定等級及行為描述,並製作教學觀察前會談表(備課)、教學觀察表(觀課)、及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表(議課),提供各級學校教師教學觀察和專業回饋運用。   

教師專業發展規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班竟達330人(羅師中英兩部每屆各收25名,鄉師中文只收25名)。葛師於1964年除繼續開辦一年制外,更加開辦了中文二年制。葛師師資訓練特有兩項措施,第一為「設計教學」,分組學員選題後,要分工參考搜資料、實地採訪。最後要安排大規模展覽作分享。第二項特色是「小組討論」,以補大課單向講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師生關係。一年制全期分配到小學實習一次,畢業生只可任教小學。二年制實習兩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學實習,畢業後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3),選取之標準及校內表現也要求嚴格,入讀二年制者也曾有於升二年級時須離校。由於政府通過教育學院法例,提升至頒授學位的水平,葛量洪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而原址將被重建。按恔友會96年統計,葛師開辦了45年,本科同學計達6760名。 其校友會於1952年9月成立,並先後創立了5間以「葛量洪校友會」命名的學校,即: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會慈雲山學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會油塘學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會將軍澳學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1997-今)。在多間師範學院合併後,葛師校友會學校仍以原名續辦,設有多項獎學金,後因出生率下降而致多間完成歷史任命。葛量洪校友會轄下各小學的校監均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葛師首屆畢業生,曾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二十一年)。2011年葛師校友會舉辦了盛大之鑽禧藝展及多項紀念活動,增添葛師鑽禧紀念獎學金,更收集校友之著作及歷史照片出版了專冊,名為「葛師的歲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資料詳盡,並得當年馮翰文副院長發序言。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是香港八間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等學府之一,主要提供教師專業培訓。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53年於聖保羅書院開辦的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隨著政府及社會大眾對師資教育的關注及需求不斷增加,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開辦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為香港教育提供具備資歷的教師。依照1994年4月25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的建議,四所師訓機構和語文教育學院合併成為香港教育學院,進一步提升師資教育和有關專業培訓課程的質素;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學院遷往新界大埔至今。新校園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香港教育學院雖有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教院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五名、亞洲區第三名 ;語文學科則位列全球首 101-150 名 。於2015年9月11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通過香港教育學院正名大學,待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及得到立法會通過,教院最快可於16年2月正名為大學。經收集多方意見後,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決定,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作為教院正名後的校名。香港教育學院設有3個學院,轄下共13個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社會合作項目。

結合自主學習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 以東勢林業文化為主題

為了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規準的問題,作者黃琨婷 這樣論述:

家鄉社區文化涵蓋地區的自然、歷史、地理和人文,是重要的文化資產。但現今因應時代變化,學子們更著迷於科技的更新與變化,對家鄉文化甚少了解。社區本是學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學校或家庭教育卻少有幾會深入探索家鄉文化。因應此現況,研究者以所任教之東勢區之林業文化為主題,結合自主學習策略,協助學生在視覺藝術課程中,走踏校園周圍與林業相關的地點,實踐東勢林業文化歷史的探索之旅。依據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以下研究問題:一、以東勢林業文化為主題的國小視覺藝術課程內容為何?二、以東勢林業文化的課程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三、以東勢林業文化為主題的國小視覺藝術學課程之困難與實施成果為何?根據研究問題,在課程內容、教學

策略與學生學習成效的研究發現如下:一、在課程內容上,以東勢林業文化的視覺藝術課程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索、表現與欣賞。運用五感感受,走訪社區親近樹木欣賞自然之美;運用自主探索,欣賞家鄉歷史文物,豐富美感經驗;運用視覺藝術創作,表現所想,再現歷史情境。二、在教學策略上,遵循自主學習的特性,以提問引起自主探究。除了以學習者為中心、問題引導教學,透過實際走訪讓學生發現問題,能增加學生探索興趣,以及對家鄉文化的認識。三、在成果上,以東勢林業文化為主題的視覺藝術課程,能幫助學生親近家鄉,了解東勢林業文化。然而課程實施前,需要先評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安排適合的自學內容,方能增強學習效益。

運用層級分析法探究國民小學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之研究

為了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規準的問題,作者蔡瑞軒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建構出國小教師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體系,並且探討其各項指標間之相對權重,再根據所得出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本研究運用德菲法與層級分析法,以建構出國小教師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系統。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後歸納出國小教師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之內容,在初步建構出指標體系架構後,邀請四位師資培育領域之學者教授,進行德菲法問卷調查以取得共識。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國小教師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分為二大構面,包含「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構面下則再分成四個次構面並細分出十六項指標。 接著採用層級分析法(AHP),邀請五位師資培育領域教授以及十五位

現場教師填寫對於教師公開授課之教學觀察階段指標體系之看法以及相對權重。研究結果發現,「班級經營與輔導」構面重要性最高,而在次構面中,「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增進班級凝聚力」最受到重視,在指標上則是「運用教學策略於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最為重要;課程設計與發展構面中的「提供適度的練習,協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則較不受教師以及教授們的重視。 藉由本研究相對權重之分析結果,瞭解教師以及教授們對於該議題之看法,可提供現場教師、政策執行者以及教授進行參考,以評估政策實施之方向以及教師教學目標與設計,讓公開授課在教學觀察階段上更能有效落實。